天津南开区产业园区

天津南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南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南开区人民政府批转区卫生局拟定的南开区2014年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6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南开区人民政府批转区卫生局拟定的南开区2014年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委、局、办,各街、公司:区人民政府同意区卫生局拟定的《南开区2014年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2014年11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开区2014年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区卫生局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我区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按照《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天津市中医“治未病”与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建设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卫中〔2014〕132号)要求,结合我区中医药工作现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加强我区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整体水平,初步构建我区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二、项目内容(一)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区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按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建设完善“治未病”科,配置专职人员不少于5名,合理划分“治未病”服务区域。围绕中医“治未病”服务需求,建设中医健康体检区、健康咨询指导区、健康干预调养区、健康宣教区等,各个区域相对独立。依据《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根据服务需求,配备包括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经络、脏腑功能、血气状态评估等在内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设备,明确项目目录,规范操作,形成体系,为群众提供特色突出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服务。对常见病多发病高危人群和体质偏颇人群等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全程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水平、个性化、快捷方便的健康状态辨识服务;制订健康调养方案,提供针灸、推拿、膏方、拔罐、穴位敷贴、药浴等个性化健康干预措施,开展效果追踪服务。建立“治未病”服务效果评价制度,开展服务效果的总结、分析及评价工作。(二)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建立以区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治未病”门诊为基础、社会性养生保健机构为补充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继续完善各社区国医堂“治未病”门诊软硬件建设,推广实施中医“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开展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及健康干预服务,对常见病多发病高危人群和体质偏颇人群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全程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水平、个性化、快捷方便的健康状态辨识服务;制订健康调养方案,提供针灸、推拿、膏方、拔罐、穴位敷贴、药浴等个性化健康干预措施,开展效果追踪服务,并对服务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及评价。创造条件积极配合区中医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创新研究。(三)开展区域内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业务指导发挥区中医医院技术中心及指导中心作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咨询指导和技术培训。一是加强“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的实施和推广,促进辖区内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健康教育活动,包括:积极开展现场咨询活动、健康讲座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群众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科普宣教;创制养生保健知识手册等传播产品,指导群众加强自我健康调养;通过开辟专栏、录制专题节目等形式,宣传中医健康文化,传播与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三是深入基层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带动辖区内整体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的提升。每月下基层不少于4次,每次安排5名工作人员至少指导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治未病”及健康服务工作,包括提供咨询、健康评估、干预等,服务居民不少于150人次。(四)中医“治未病”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分层分类培训中医“治未病”服务人员。重点培训“治未病”服务的理念、主要内容及服务流程,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设备的使用及结果分析,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主要手段及技能,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标准、指南、技术规范及服务质量监测评估等。一是加强对中医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未来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对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广应用规范安全、确有中医养生保健康复技术和方法,提高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技能和水平。三是对社会性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为,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素质。(五)开展“治未病”服务创新研究及示范指导围绕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主题,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综合性研究,提升“治未病”服务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中医健康状态评估和“治未病”干预方法、技术和产品等,制定并优化“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等,为其他“治未病”服务机构提供中医特色技术的指导和示范,带动辖区整体健康服务水平的提升。三、资金安排及使用国家卫生计生委补助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项目开展及督导。(一)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经费。主要用于项目单位建设完善“治未病”科,按照填平补齐原则配备中医“治未病”服务设备,设备配置与项目单位的服务功能、服务项目及工作量相适应。对服务人群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全程服务,为百姓提供方便可及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共补助资金30万元。(二)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业务指导经费。主要用于项目单位开展“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的实施与推广,为下级医疗机构提供咨询指导和技术培训,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等工作经费。共补助资金15万元。(三)中医“治未病”服务人员培训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培训各类机构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人员,对区中医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补助资金5万元;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治未病”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社会性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补助资金10万元。共补助资金15万元。(四)开展“治未病”服务创新研究及示范指导经费。主要用于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综合性研究,开发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技术和产品,制定并优化“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等工作。共补助资金20万元。(五)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的管理与督导经费。主要用于区卫生局与区内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出台促进中医“治未病”发展的相关政策;开展对社会性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多部门协同管理试点工作;开展项目建设的检查评估督导工作。补助工作经费20万元。四、项目执行时间2014年年底前完成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2015年3月前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经费预算全部执行完毕。五、部门职责(一)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合理规划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与区卫生局共同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项目的设立及收费标准制定。(二)区财政局负责做好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经费保障和监督管理工作,按照中央财政投入匹配一定的经费用于项目建设。(三)工商南开分局负责提供区域内社会性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名册;负责协助区卫生局做好社会性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摸底调查及培训工作;与区卫生局共同研究出台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扶持政策,开展对社会性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协同管理试点工作。(四)区卫生局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的具体实施,监督指导项目单位工作的开展,协调其他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督导考核项目进展情况并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估。(五)各街道办事处与区卫生局共同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及理念宣传推广工作,组织辖区居民参加中医“治未病”宣传活动。六、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加强组织管理,健全组织结构,按照工作需求调整“南开区中医中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精心组织,保障项目顺利推动。(二)强化督导,确保效果。按照有关要求,研究制定工作制度,建立考核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项目执行过程中,组织专家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督导考核,保证项目完成效果。(三)严格监管,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纪检委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1月12日印发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