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红桥区产业园区
-
泰达城创意空间
天津-红桥区
-
万通上游国际
天津-红桥区
-
红桥文化产业园
天津-红桥区
-
红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天津-红桥区
-
红桥人力资源产业园区
天津-红桥区
-
红桥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区
天津-红桥区
天津红桥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红桥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红桥区2008年改善人民生活十项工作的决定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3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红桥区2008年改善人民生活十项工作的决定各街、委、办、局、公司,各有关单位:妥善安排好人民生活,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对我们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的检验,是我们的根本职责。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九届三次会议和区委九届七次全会的部署,继续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红桥”的工作主题,遵循“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思路,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此,决定做好如下10项工作:一、继续推进民心工程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高标准完成西站、思源广场、西关北里等地区的市容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提升城区形象。对北马路等6条迎奥运道路进行综合整修,提升城区景观效果。深入推进大胡同地区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该地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完成中环线(红桥段)道路两侧重点点位夜景灯光及程光楼老住宅小区的路灯补建工程,解决居民夜间行路难的问题。完成新德道等7条支线道路、春风里等12片里巷道路和永明西里等40片积水点改造。结合便民服务网点进社区工作,对10个重点非法聚集点进行综合清理。综合整修民族楼等25片52万平方米旧楼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继续推进平房区改造,努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施重点道路两侧13栋楼房的平改坡工程。完成大丰西大楼、桃园西里等38片20余万平方米供热补建,使群众及时享受集中供热成果。创建绿化示范路、绿化示范小区及示范公园,充实改造提高重点地区绿化景观水平。新建一批现代环卫设施,方便群众生活。以加强拆迁片内房屋安全管理为重点,做好房屋查勘抢修工作,查勘率和维修率达到100%,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提前制定防汛工作预案,做好人员安排、物资储备,确保全区人民安全度汛。二、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区载体功能全力实施光荣道综合经济带红桥广场系列项目、泰达城、南头窑商住、大胡同金三角、大丰路公建带和洪湖雅园商住等20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确保施工300万平方米,竣工66万平方米。完成西纵、西北半环、西青道、光荣道等主干道路建设,加快新三条石桥、河北大街立交桥等桥梁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我区交通功能。建设本溪路、佳园里等一批全国一流的公交场站,方便群众出行。同时,积极做好翠溪园居委会、龙悦幼儿园、先春园民族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建设,服务群众生活。三、加快安置房建设,妥善安置拆迁群众以改善拆迁群众的住房条件为出发点,以保障拆迁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为目标,加快安置房建设,确保拆迁群众得到妥善安置。要协调解决好安置房建设工作中的土地、融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把高水平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快安置房建设的进度。继续实施河怡花园、河通花园、怡新里、车铃厂、橡胶制品二厂等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建设,使全区在建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达到10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区环境面貌继续巩固深化创市卫成果,提高标准,抓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工作。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新增绿化建设20万平方米,提升改造绿化建设45万平方米,植树3.5万株。提高绿化养管水平,抓好全区主次干道、公园的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护绿意识,积极推进创建园林城区工作。以完成33项考核指标为目标,以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为重点,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确保实现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全面启动生态城区建设。以“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继续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秩序和卫生管理,有效解决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问题。继续实施“碧水工程”,做好河流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改善区域水质,确保水环境安全。深化“安静工程”,控制噪声污染,推进安静居住小区建设。做好学生升学考试期间噪声控制工作,及时解决建筑工地施工等噪声扰民问题。五、推进社会保障工作,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以就业援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红桥区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制度》,加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确保年内完成70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精品化平台,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重点做好对零就业家庭、单亲母亲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等的就业援助工作。认真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精心组织节日期间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面实施和谐社区十项服务。以“夕阳扶老”工程为载体,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加500个养老床位。以“康复助医”工程为载体,最大限度地解决特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温暖工程”和“无忧工程”为载体,再筹资330万元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前提下,再筹资5000万元,开展社会救助“千百万”工程,重点做好大重病低保对象、特困户患者、困难家庭学生的援助工作。广泛开展和谐社区、特色社区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推进“两寺合建”工程,进一步繁荣民族文化、民族体育事业,精心组织好第15届民族团结月系列活动,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六、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改善人民消费环境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积极推进大丰路等特色商业街及咸阳北等商业示范社区的建设。加快水木天成与三号路菜市场建设,确保年底开业。促成永丰楼与奥林湾菜市场开工建设。发展连锁经营,大力扶植耳朵眼、大福来及各类新兴快餐早点业的发展,新建早点部30个。切实做好放心早点和肉、蛋、米、面、油的供应。加强对市场物价的巡查监管,有效控制物价上涨。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不法行为,规范市场公平交易,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市场日常监督,搞好公共卫生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等各类商品制售环节的监督检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需求为目标,实施教育结构优化工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和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积极整合学前教育资源,创新办园模式,拓展半日班、亲子班等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不断满足学前儿童入园需求,学前儿童入园率要达到90%以上。建立小学合作学区,积极推进规范改制校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成率要达到100%。实施高中教育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搞好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红星职专国家级示范校工程建设。搞好特殊教育,关心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做好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完善骨干教师培养目标体系,成立特级教师和名师工作室,组织好第四届“三名工程”和新一轮“三杯一奖”竞赛活动,培养在全市有影响的名校长2名,名教师和名班主任2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八、精心组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坚持立足社区,本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和“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组织好第六届社区文化体育艺术节等一系列群众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积极营造欢乐祥和、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切实加强群众文化体育队伍建设,新增健身队伍和文艺团队各20支,培训社区体育指导员100名,新创作文艺作品100个。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快体育场馆和文化中心建设步伐,搞好对社区健身路径的维护和管理,做好10所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和健身需求。九、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长效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报告和处理等制度,加强对艾滋病、肺结核和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管理。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10/10万以内,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5%以内。以扎实推进18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载体建设,落实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达标率和对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要达到100%。启动三条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搞好芥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装修并投入使用,完成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搞好市民急救、保健等健康知识的培训,完成3000户居民的健康状况调查,在7个社区建立“社区健康档案”。以强化医院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红桥、中医、妇幼三所二级医院规范化建设,积极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区,打造国家级中医诊治精神疾病重点专科品牌。建立健全医疗服务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切实维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搞好“平安红桥”建设,为群众营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平安红桥”建设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优化群众生活环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各个街道办事处均要创建出一个“平安示范社区”。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警防、技防、民防“三张网”建设。预防重大治安案件发生。加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流动人口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工作。持续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高度重视108位民意代表的督查反馈情况,发挥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的作用,将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积极探索稳定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做好应急工作,集中组织开展生产、建筑施工、消防、交通安全等检查活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二00八年一月三十日
天津红桥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关于印发《红桥区职业技能培训日常管理监督检查细则(修订版)》的通知
2024-08-27
关于印发《红桥区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8-26
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桥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通知
2024-08-19
天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
2024-01-31
区人社局等五部门关于命名红桥区区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决定
2023-12-28
关于认定及取消红桥区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称号的通知
2023-10-20
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桥区2023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通知
2023-08-17
天津市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
2023-07-27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