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州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蓟州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关于印发蓟县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的通知2010-10-27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7日 有效性:有效
关于印发蓟县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现将《蓟县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蓟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蓟县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2011—201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方案)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一定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先进知识,通过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技术和产品,在行业内居于全国前列,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民营经济的重要举措,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养财政来源、扩大社会就业和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对推进创新型蓟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的战略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为推动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突破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方案。一、发展现状(一)主要特点“十一五”期间,蓟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实现突破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6家,是“十五”末的4.15倍。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4家,500万元—1亿元的企业106家,500万元以下的企业56家。2.社会贡献不断加大。到2009年,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总资产达到46.8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30.8亿元,占全县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17%;实现利税3.34亿元,占全县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16%;从业人员18164人,占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8.4%。3.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到2009年,建立研发机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66人,占从业人员的9.7%;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9089.5万元,占销售收入的3%,接近全市3.2%的平均水平;拥有专利的企业30家,比“十五”末增加18家。4.科技型产业初步形成。通过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开展产学研合作,使一批传统产业企业实现了向科技型转变,特别是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大项目相继引进落地,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特色科技型主导产业。(二)存在问题尽管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数量和规模与宝坻、武清、静海等兄弟区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4.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5个百分点。2.科技投入不足,企业融资困难。县级财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入偏低。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比重较小。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普遍较为困难,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3.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在服装、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加工业等传统产业领域,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高技术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少。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弱,高层次人才匮乏,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经济效益偏低,对财政贡献份额小。企业规模效益不高,缺少利润超千万、纳税超千万的小巨人企业。2009年,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缴纳税金9552万元,占全县企业纳税总额6.66亿元的14.3%,占全县税收总额15.3亿元的6.2%。在县级税收收入5.95亿元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贡献2532万元,占4.25%。二、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天津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实施意见》要求,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发展措施,在产业方向搭建上,着力构筑以专用汽车、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旅游文化创意、存量企业转型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在服务载体建设上,着力建设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亿元楼”为重点的有形服务平台,推动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要实现“二三四五”奋斗目标。1.实现两个明显提升:一是产业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创意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尤其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达到2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达到150家,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150家、100家。2.实现三个翻番增长:一是企业总量翻番。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由“十一五”末的166家发展到700家。二是规模企业翻番。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由“十一五”末的110家发展到30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到3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10家,10亿元以上5家。三是经济效益翻番。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年销售收入由“十一五”末的60亿元提高到240亿元;利税总额由“十一五”末的6亿元提高到30亿元。3.形成四大企业集群:一是以特种车制造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二是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现代农业企业集群,三是以“影音艺媒”为主的旅游文化创意企业集群,四是以现有企业改造转型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企业集群。4.构筑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二是新材料产业,三是能源环保产业,四是生物医药产业,五是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三、重点任务(一)依托基础,推进企业转型和科技创业,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规模。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技改投入和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运用科技成果、新技术对现有传统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实现400家现有企业转型,使之成为更具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新项目,鼓励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下海”领办企业,吸引外地人才及高校毕业生到蓟县创业等多种途径,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二)抓住重点,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对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重点培育。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吸引高端人才,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迅速向领军企业迈进。(三)打造亮点,实施聚焦战略,推动科技型领军企业脱颖而出。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政策“聚焦”,集成利用财税、人才、创新、投融资等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四)突出特色,强化载体功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集群。在县开发区(专用汽车产业园)、上仓酒业及绿色食品加工区、盘山文化产业园建设3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三年内入孵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结合我县中心城区建设,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吸纳总部企业、结算企业等,打造5—8个“亿元楼”。完善提升园区载体功能,引进高科技大项目,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到“十二五”末,进驻功能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四、主要措施(一)营造浓厚的科技创业氛围。认真落实天津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我县鼓励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奖励办法。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发展成就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筑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会展招商、重大活动招商等多种有效平台,实施定向招商,着力引进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新型材料、文化创意以及汽车装备制造等高科技生产和研发中心项目,加快发展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十二五”时期,县财政每年筹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并实现逐年增长。财政扶持资金,以无偿资助的方式,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股权投入或周转金等方式,对成长期、壮大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统筹政府各部门专项资金,凡是用于支持发展的资金都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筛选技术水平高的大项目,争取中央财政和市财政资金支持。(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创业资本运作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科技信贷专柜,积极开展仓单、税单、保单、知识产权、应收帐款抵押等抵质押担保融资业务;吸引建立典当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支持发展融资租赁、保理、典当等融资业务;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合伙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进行股权融资,或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缓解资金需求;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五)加快服务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蓟县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专用汽车、酒业及绿色食品加工等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结合新城建设,围绕构建楼宇经济发展平台,建设“亿元楼”。在特色产业园区和重点乡镇工业小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以政务网为依托,建立蓟县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站。(六)建立栓心留人的人才机制。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来我县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给予特殊津贴和贡献奖励,并享受配偶择业、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对引进培养人才工作成绩突出的企业和对企业技术研发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实行“非禁即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海外留学人员、高校师生、科技人员等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放宽名称核准条件,鼓励以知识产权等智力成果出资,放宽企业住所限制,放宽科技型企业集团准入条件。加强行政许可服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开辟“绿色服务通道”,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强化效能监察,实行特殊审批。加强企业培训服务,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企业成长培训,帮助企业搞好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帮助企业制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申请专利,搞好品牌建设。五、组织领导(一)成立蓟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各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负责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定期研究协调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二)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主动进位,提供优质服务。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不断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建立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专家委员会,开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和享受优惠政策的评估工作。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统计分析,全面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和评价研究。建立目标责任制,将发展目标分解到各功能园区、经企部门和乡镇。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范围。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附件:关于印发蓟县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的通知.doc

天津蓟州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