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进预拌混凝土企业外环线内迁出 6月底完成控尘改造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为持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天津近日出台措施推进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综合治理,明确外环线以内企业原则上实施迁出,全市所有相关企业需于6月底前完成砂石料场、上料传输等环节的控尘改造,通过环境治理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为招商引资营造更优环境。
一、政策背景与治理意义
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城市,近年来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优化。预拌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生产过程中的扬尘问题一直是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治理对象。此次针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综合治理,既是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保障市民呼吸健康的民生举措,也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向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实践,通过改善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增强对优质产业项目的吸引力,为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
二、控尘改造具体实施标准
相关部门明确,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需从多个环节落实控尘改造要求。在砂石料场治理方面,企业需对原料堆放区域实施全封闭管理,设置高度不低于堆放物的围挡,并配备自动喷淋系统,确保物料在装卸、堆放过程中无扬尘外溢;上料传输环节需对输送带加装密闭罩体,或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等封闭传输设备,杜绝传输过程中的粉尘扩散;场区地面需全面进行硬化处理,铺设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并设置排水系统,同时配备高压冲洗设备,定期对进出车辆及场区道路进行清扫洒水;粉料筒仓则需安装仓顶除尘器,确保粉料装卸过程中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从源头遏制扬尘产生。
三、外环线内企业迁出推进路径
针对外环线以内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相关部门提出原则上实施迁出的要求,旨在优化城市核心区域功能布局。为保障企业平稳过渡,相关部门将引导迁出企业向远郊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转移,这些区域已提前规划配套的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基础设施,可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同时,对于确有困难暂无法迁出的企业,需制定详细的过渡方案,严格落实临时控尘措施,确保在过渡期内扬尘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待条件成熟后立即启动迁出工作。
四、时间节点与验收监管机制
为确保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相关部门明确全市所有预拌混凝土企业需于6月底前完成控尘改造并向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将严格对照改造标准,重点检查砂石料场封闭情况、传输设备密闭性、场区硬化质量、粉料筒仓除尘效果等关键环节,验收合格的企业方可恢复正常生产。对于未按时完成改造或验收不合格的企业,将依法依规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切实保障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五、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导向
此次综合治理并非简单的环境管控,更蕴含着推动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层考量。相关部门鼓励企业在控尘改造过程中引入智能化生产技术,如采用自动化配料系统、远程监控平台等,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同时支持企业研发应用绿色建材,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等环保产品,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引导行业从传统粗放型向绿色集约型转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城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六、区域协同与配套服务保障
为确保外环线内企业迁出工作顺利实施,天津相关部门将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联动,在远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预拌混凝土产业园区,统一配套建设原材料仓储、混凝土搅拌、运输调度等设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将简化企业迁出过程中的审批手续,提供选址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在土地、资金、物流等方面的困难,保障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大的影响,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
七、长效监管与环境质量提升
在完成阶段性改造与迁出工作后,相关部门将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开展定期巡查、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扬尘控制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同时,将企业环保表现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对环保达标、绿色生产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对违法排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形成“改造—验收—监管—提升”的闭环管理。预计通过此次综合治理,天津预拌混凝土行业扬尘排放量将大幅减少,城市空气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招商引资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生态名片。
一、政策背景与治理意义
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城市,近年来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优化。预拌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生产过程中的扬尘问题一直是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治理对象。此次针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综合治理,既是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保障市民呼吸健康的民生举措,也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向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实践,通过改善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增强对优质产业项目的吸引力,为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
二、控尘改造具体实施标准
相关部门明确,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需从多个环节落实控尘改造要求。在砂石料场治理方面,企业需对原料堆放区域实施全封闭管理,设置高度不低于堆放物的围挡,并配备自动喷淋系统,确保物料在装卸、堆放过程中无扬尘外溢;上料传输环节需对输送带加装密闭罩体,或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等封闭传输设备,杜绝传输过程中的粉尘扩散;场区地面需全面进行硬化处理,铺设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并设置排水系统,同时配备高压冲洗设备,定期对进出车辆及场区道路进行清扫洒水;粉料筒仓则需安装仓顶除尘器,确保粉料装卸过程中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从源头遏制扬尘产生。
三、外环线内企业迁出推进路径
针对外环线以内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相关部门提出原则上实施迁出的要求,旨在优化城市核心区域功能布局。为保障企业平稳过渡,相关部门将引导迁出企业向远郊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转移,这些区域已提前规划配套的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基础设施,可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同时,对于确有困难暂无法迁出的企业,需制定详细的过渡方案,严格落实临时控尘措施,确保在过渡期内扬尘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待条件成熟后立即启动迁出工作。
四、时间节点与验收监管机制
为确保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相关部门明确全市所有预拌混凝土企业需于6月底前完成控尘改造并向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将严格对照改造标准,重点检查砂石料场封闭情况、传输设备密闭性、场区硬化质量、粉料筒仓除尘效果等关键环节,验收合格的企业方可恢复正常生产。对于未按时完成改造或验收不合格的企业,将依法依规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切实保障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五、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导向
此次综合治理并非简单的环境管控,更蕴含着推动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层考量。相关部门鼓励企业在控尘改造过程中引入智能化生产技术,如采用自动化配料系统、远程监控平台等,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同时支持企业研发应用绿色建材,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等环保产品,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引导行业从传统粗放型向绿色集约型转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城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六、区域协同与配套服务保障
为确保外环线内企业迁出工作顺利实施,天津相关部门将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联动,在远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预拌混凝土产业园区,统一配套建设原材料仓储、混凝土搅拌、运输调度等设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将简化企业迁出过程中的审批手续,提供选址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在土地、资金、物流等方面的困难,保障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大的影响,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
七、长效监管与环境质量提升
在完成阶段性改造与迁出工作后,相关部门将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开展定期巡查、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扬尘控制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同时,将企业环保表现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对环保达标、绿色生产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对违法排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形成“改造—验收—监管—提升”的闭环管理。预计通过此次综合治理,天津预拌混凝土行业扬尘排放量将大幅减少,城市空气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招商引资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生态名片。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津门双创引擎激发筑梦场 高校众创空间集群构筑人才高地
2025-08-14
津南开发区促惠上计划启动加速招商引资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2025-08-14
津南区举办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研修班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08-14
津南区优化营商环境 以融资服务赋能中小微企业招商引资
2025-08-14
津欧班列抵津带动区域招商引资 推动亚欧物流链协同发展
2025-08-14
近200家北京企业扎根滨海新区 协同发展引擎持续增强
2025-08-14
津京协同谱新章 天津市红桥区首都招商推介展示发展热土
2025-08-14
津门动产融资解企业资金之渴 创新服务链盘活小微资产池
2025-08-14
津门构筑知识产权服务新高地 三大机构赋能滨海创新发展
2025-08-14
津门健康服务业创新路径擘画 产学研共论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5-08-14
京津联动桥头堡建设提速 宝坻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谋突破
2025-08-14
京津携手共建AI医药研发新平台 赋能京津冀大健康产业
2025-08-14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