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将设两大京津冀发展基金 助力区域协同与产业升级
京津冀经济圈
企业融资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国家相关部门正牵头制定在天津自贸区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与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的专项方案,后续将由对口部门推进落实。此举旨在通过市场化基金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区域协同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招商引资效能,为京津冀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一、基金设立的战略背景与政策导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近年来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协同布局、生态环境共建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对跨区域资源整合、产业升级资金支持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依托天津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设立专项基金,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探索金融支持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实践。相关方案的制定紧扣京津冀“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定位,聚焦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同质化等瓶颈问题,通过基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推动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金融工具”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两大基金的功能定位与投资方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与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将分别聚焦不同领域,形成互补支撑格局。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重点投向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领域。例如,支持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提质增效,推动生态联防联治项目落地,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助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支撑体系。
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则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转移承接。具体来看,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同时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向天津、河北有序转移,引导三地产业形成“研发在北京、制造在天津、配套在河北”的协同发展链条,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天津自贸区的平台优势与承载价值
选择在天津自贸区设立两大基金,是基于其独特的制度创新优势和区位功能定位。作为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区在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投资便利化、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基金落地后,可依托自贸区内跨境投融资便利、外汇管理改革等政策红利,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自贸区内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能为基金提供高效的管理运作平台,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投资回报水平。此外,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港口优势、制造业基础和产业园区载体,基金投资项目可与天津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实现“基金引导项目落地、项目带动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四、金融政策支持与协同保障机制
两大基金的设立与运作将获得多维度金融政策支持。近日发布的金融支持天津自贸区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争取在自贸区内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为基金提供投融资服务。具体来看,将通过拓宽基金募资渠道,支持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参与基金出资;创新金融工具应用,探索通过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为基金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基金开展跨境投资和外汇资金结算。同时,相关部门将建立跨区域协同保障机制,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基金项目筛选、风险防控、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沟通协调,确保基金投资符合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实现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预期成效与区域发展影响
两大基金的设立有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多重积极影响。在资源整合方面,基金将有效汇集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资本,破解跨区域项目资金瓶颈,推动京津冀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在产业升级方面,通过精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项目,将加速三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招商引资方面,基金的示范效应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向京津冀区域集聚,特别是向天津自贸区及周边产业园区落地,形成“基金+项目+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长远来看,两大基金的成功运作将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支持经验,助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六、市场化运作与风险防控体系
为确保基金可持续发展,相关方案明确两大基金将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基金将设立专业化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筛选、投资决策、投后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加强对项目合规性、盈利性的动态评估,确保基金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此外,基金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投资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引导资金投向更具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领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七、助力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均衡发展
两大基金将重点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为产业转移承接提供资金保障。例如,支持在天津、河北建设专业化产业承接园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北京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等产业向两地转移。通过基金投资,推动疏解项目与承接地产业基础有机结合,实现“疏解+升级”双重目标,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空间结构调整。同时,基金将加大对河北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项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京津冀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共建共享
在生态环保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将重点投向区域联防联治项目,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例如,支持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京津冀生态水源涵养工程等项目,助力区域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基金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产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京津冀从生态环境共治向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九、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资源协同
两大基金将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支持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应用。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同时,基金将通过投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产业园区配套设施等,吸引高端人才向京津冀区域集聚,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推动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十、促进区域金融协同与开放合作
天津自贸区作为京津冀金融开放创新的前沿阵地,两大基金的设立将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基金可依托自贸区内的金融基础设施,探索跨区域金融合作新模式,例如与北京金融街、河北雄安新区等金融集聚区开展联动,推动金融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内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同时,基金将积极吸引境外资本参与,通过跨境投融资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综上所述,在天津自贸区设立的两大京津冀发展基金,是国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金融创新举措。通过明确功能定位、依托平台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运作机制,基金将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区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基金设立的战略背景与政策导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近年来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协同布局、生态环境共建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对跨区域资源整合、产业升级资金支持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依托天津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设立专项基金,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探索金融支持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实践。相关方案的制定紧扣京津冀“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定位,聚焦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同质化等瓶颈问题,通过基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推动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金融工具”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两大基金的功能定位与投资方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与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将分别聚焦不同领域,形成互补支撑格局。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重点投向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领域。例如,支持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提质增效,推动生态联防联治项目落地,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助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支撑体系。
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则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转移承接。具体来看,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同时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向天津、河北有序转移,引导三地产业形成“研发在北京、制造在天津、配套在河北”的协同发展链条,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天津自贸区的平台优势与承载价值
选择在天津自贸区设立两大基金,是基于其独特的制度创新优势和区位功能定位。作为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区在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投资便利化、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基金落地后,可依托自贸区内跨境投融资便利、外汇管理改革等政策红利,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自贸区内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能为基金提供高效的管理运作平台,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投资回报水平。此外,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港口优势、制造业基础和产业园区载体,基金投资项目可与天津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实现“基金引导项目落地、项目带动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四、金融政策支持与协同保障机制
两大基金的设立与运作将获得多维度金融政策支持。近日发布的金融支持天津自贸区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争取在自贸区内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为基金提供投融资服务。具体来看,将通过拓宽基金募资渠道,支持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参与基金出资;创新金融工具应用,探索通过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为基金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基金开展跨境投资和外汇资金结算。同时,相关部门将建立跨区域协同保障机制,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基金项目筛选、风险防控、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沟通协调,确保基金投资符合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实现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预期成效与区域发展影响
两大基金的设立有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多重积极影响。在资源整合方面,基金将有效汇集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资本,破解跨区域项目资金瓶颈,推动京津冀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在产业升级方面,通过精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项目,将加速三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招商引资方面,基金的示范效应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向京津冀区域集聚,特别是向天津自贸区及周边产业园区落地,形成“基金+项目+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长远来看,两大基金的成功运作将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支持经验,助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六、市场化运作与风险防控体系
为确保基金可持续发展,相关方案明确两大基金将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基金将设立专业化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筛选、投资决策、投后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加强对项目合规性、盈利性的动态评估,确保基金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此外,基金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投资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引导资金投向更具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领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七、助力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均衡发展
两大基金将重点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为产业转移承接提供资金保障。例如,支持在天津、河北建设专业化产业承接园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北京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等产业向两地转移。通过基金投资,推动疏解项目与承接地产业基础有机结合,实现“疏解+升级”双重目标,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空间结构调整。同时,基金将加大对河北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项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京津冀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共建共享
在生态环保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将重点投向区域联防联治项目,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例如,支持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京津冀生态水源涵养工程等项目,助力区域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基金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产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京津冀从生态环境共治向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九、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资源协同
两大基金将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支持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应用。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同时,基金将通过投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产业园区配套设施等,吸引高端人才向京津冀区域集聚,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推动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十、促进区域金融协同与开放合作
天津自贸区作为京津冀金融开放创新的前沿阵地,两大基金的设立将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基金可依托自贸区内的金融基础设施,探索跨区域金融合作新模式,例如与北京金融街、河北雄安新区等金融集聚区开展联动,推动金融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内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同时,基金将积极吸引境外资本参与,通过跨境投融资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综上所述,在天津自贸区设立的两大京津冀发展基金,是国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金融创新举措。通过明确功能定位、依托平台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运作机制,基金将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区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河北区绿领产业园区工会联合会成立赋能区域发展
2025-08-16
天津生态城科技创新“三叉戟”19条新政将落地
2025-08-16
沧州经济开发区与天津地毯产业园深化合作共促招商引资
2025-08-16
滨海新区以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25-08-16
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共议民营经济革新促招商引资新格局
2025-08-16
滨海新区与曹妃甸区深化协同发展 共谋产业合作新篇章
2025-08-16
滨海新区与深圳智能产业深化合作 共筑高端科技生态圈
2025-08-16
滨海新区招商引资推动科技创新升级助力企业发展新格局
2025-08-16
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滨海中关村助力科创发展
2025-08-16
滨海市统计局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 研判发展态势
2025-08-16
滨海新区金融赋能实体转型 创新租赁模式破解升级瓶颈
2025-08-16
滨海新区金融业加速集聚 创新业态引领跨境服务新格局
2025-08-16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