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见证大港油田半世纪变迁 退休职工影像展礼献新城建设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在全面推进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大港油田借力招商引资引入绿色低碳技术,驱动传统能源基地转型发展。值此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之际,一位退休职工以80余帧历史影像为媒介,在社区文化活动平台集中呈现油田从盐碱荒滩蜕变为现代化石油新城的壮阔历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一、影像沉淀历史轨迹
展览精选的摄影作品涵盖19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珍贵画面。早期镜头中的油田驻地呈现为苇草连天的盐碱荒地,简易板房与井架构成核心生产场景,身着工装的劳动者在泥泞中铺设输油管线。数帧1970年代黑白照片记录着"人拉肩扛"的会战场面:在缺乏重型机械的条件下,建设者以木质撬杠搬运钻机,结冰的水泡子上布满运输物资的爬犁车队。
1980年代的彩色影像显示油田出现重大转折:首批五层职工住宅楼在盐沼中建成,商业街开设粮油供应站与矿区影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拍摄的港东开发区全景中,采油树阵列与新建的子弟学校、职工医院错落分布,初步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带产"的共生格局。
二、产城融合见证转型
随着2000年滨海新区战略实施,油田区域开启产城融合新阶段。展览中2005年拍摄的临港工业区显示,石化产业链企业集群初具规模,配套建设的生活区配备标准化篮球场及老年活动中心。2010年后的航拍作品清晰呈现生态转型成果:昔日油污聚集的氧化塘改造为景观湿地公园,储油罐区周边建成30米宽的防护林带,实现工业景观与生态屏障的有机统一。
在产业升级领域,2015年启动的数字化油田建设成果通过多组对比图生动展现:荒漠中的早期人工计量站已被植入智能传感器的无人值守井场替代;满载纸质资料的资料车升级为覆盖4G网络的移动数据终端。此类转型有效支撑油田年原油产量保持400万吨以上规模,同时降低25%的碳排放强度。
三、绿色新城生态蝶变
影像档案系统性记录了区域环境治理进程。1987年拍摄的南大港水库周边区域显示,受高盐碱水质限制仅生长柽柳等耐盐植物。而在2018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该区域形成鸟类种群保护区,新增芦苇湿地140公顷。
重点呈现的油田矿区内绿化覆盖率演变值得关注:1990年建成的创业公园栽种存活率仅40%的白蜡树苗,通过持续改良土壤,现今核心区绿化率达38%。组照中2020年完成的穿港路景观带建设,应用耐盐碱乔木与节水灌溉技术,形成贯穿生产区的生态走廊,获评国家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区。
四、社区空间焕新纪实
展现油田生活质变的重要板块聚焦公共空间迭代。1979年启用的首批职工集体宿舍为砖混筒子楼,每层共用洗漱设施;2001年改造的创业邨小区实现户均独立厨卫配置;至2018年建成的学府花园社区,已配备智能门禁与无障碍适老设施。
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历程通过四代场地变迁直观呈现:1983年的露天电影放映场、1992年改建的矿区俱乐部、2010年社区文化活动站,直至本次展览举办的多功能智慧活动室。当前辖区内12个社区均建立标准化活动空间,年均开展文体活动超300场次,形成石油工业文化传承与社区美育互促的共生体系。
这场跨越半世纪的视觉档案展,既是大港油田由单一生产区向宜居新城转变的实证图谱,更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鉴范式。通过影像语言的真实力量,让观者切身感受到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传统工业基地焕发出的时代新生机。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