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启幕 全域地下管网健康摸底行动铺开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天津市启动城市地下管线系统性健康评估,旨在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为招商引资与城市安全建设奠定基础。该工程计划历时18个月,首次对全域危险品管线和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新城园区的市政公共空间实施网格化排查。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管线生命周期数据,强化城市风险防控能力,推动基础设施精细化运营。
一、地下管线普查的战略背景
天津市作为工业门类齐全的特大型港口城市,地下管网总里程超10万公里,涵盖燃气、石油、电力、热力等二十余类管线系统。部分老城区地下管线服役超30年,存在腐蚀、变形及信息缺失风险。2021年国内其他城市发生的燃气爆炸事故敲响警钟,凸显城市生命线系统化管理的紧迫性。本次普查将危险品管线列入重点监测范畴,要求对输送压力、管材状态、周边地质环境进行三位一体评估。
二、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项目采用“天地一体化”探测体系:航空遥感测绘先行锁定管网宏观布局,6月起分区推进地下管线实测。对2000年后建设的管线实施坐标补测与拓扑校核;老旧管网则采用管道闭路电视检测、激光扫描等非开挖技术。特殊地段部署光纤传感实时监测系统,建立管体应力变化预警模型。全部检测数据将遵循国家《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对材质属性、埋深参数、腐蚀点位建立结构化档案。
三、动态管理系统核心架构
信息平台采用“1+3+N”架构:“1”指市级地下管线数据中心,归集三维地理信息与实时物联数据;“3”代表燃气、化工、电力三类高危管线的专项监测模块;“N”即涵盖规划、住建等十余部门的应用端口。系统整合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设置智能巡检、事故仿真、应急联动等九大功能。系统试运行后,所有新建管线需强制接入平台,实现从规划审批到报废拆除的全周期管理。
四、跨部门协作实施机制
成立市级地下管线普查指挥中心,统筹协调三十余家产权单位。建立“普查-诊断-修复”责任清单,明确地下5米以内管线的管理主体义务。设置质量飞行检查制度,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按20%比例抽样复测。2025年9月组织的专家验收,将重点评估管线定位精度、数据更新时效、系统应急响应速度三项核心指标。配套修订《天津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确立信息动态维护的法定流程。
五、安全效益与区域发展联动
滨海新区化工园区作为重点监测区域,普查数据将与智慧园区平台对接,实现危险化学品输送全程可视化。中新生态城等新建区域同步应用智能井盖、管廊机器人等新技术,形成预防性维护标准体系。经测算,管网健康数据库可使抢修效率提升40%,年减少开挖施工百次以上。城市安全指数的提升将直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
六、长效运维机制创新
建立管网健康分级预警制,对检测出的三级风险管段实施72小时修复响应机制。设立市级管网维护专项基金,探索“保险+科技”服务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安全监测。在武清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试点全要素城市信息模型,动态模拟暴雨、地陷等极端工况对管网的影响,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决策支撑。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