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携手高校构建产学研新高地 加速创新驱动产业转型

产学研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在深化产教融合与招商引资的战略背景下,滨海新区通过政校合作搭建高端创新平台,推动区域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近日,当地政府与高校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聚焦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研发与高端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政校协同打造技术创新引擎
滨海新区与高校联合启动的《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双方将共建跨学科技术创新平台,重点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依托高校在工程应用领域的科研积累,结合新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据悉,该平台将采用"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协同机制,目前已规划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等6个联合实验室。
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
基于《共建合成生物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新区将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基地。该中心以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前沿方向为突破口,计划三年内引进不少于20个海内外顶尖科研团队。值得注意的是,中心采用"双轨制"运营模式,既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也与企业共建中试平台,加速人造蛋白、生物基材料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三、研究生院深化产教融合新模式
在原有滨海工业研究院合作基础上,新区联合高校及保税区共建的研究生院,将探索"学科+产业"双导师培养体系。规划显示,该院首批设置智能科技、新能源材料等5个专业方向,每年定向培养500名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教学环节直接嵌入保税区重点企业的研发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创新生态体系释放集聚效应
系列合作通过构建"平台+人才+资本"的创新生态,已吸引多家头部企业设立区域研发中心。配套政策方面,新区推出专项扶持资金与税收优惠组合拳,对入驻平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最高千万元资助。数据显示,类似政校合作模式已带动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00家。
此次合作标志着滨海新区在创新驱动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区域正加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新区计划将这一模式扩展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更多前沿领域。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