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北闸口镇:以创新生态建设推动年度专利申请突破50项
所属地区:天津-津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强化招商引资、搭建孵化平台、优化扶持政策等举措,持续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当前,该镇正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为抓手,全力推动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50项,同步带动就业增长与产业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创新根基。
一、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夯实专利产出基础。北闸口镇充分发挥创客工场的核心载体作用,着力打造集研发、孵化、加速于一体的众创空间,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通过完善场地保障、技术支撑、市场对接等服务体系,为入驻项目提供全周期孵化支持,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专利技术。目前,该创客工场已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培育模式,为专利申请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平台支撑。
二、实施青年创业扶持计划,激活创新人才动能。该镇深入推进“321”青年创业扶持计划,通过与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吸引青年人才带技术、带项目来镇创新创业。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包括创业培训、导师指导、资金补贴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优质项目快速进入加速营,缩短技术研发周期,提升专利申报效率。此举不仅为区域创新注入了青年活力,也为专利申请储备了大量具有潜力的技术成果。
三、强化科技企业精准培育,推动专利批量产出。北闸口镇重点扶持已落实天使投资的科技型创业企业,通过定制化帮扶措施加速项目产业化进程。在前期推动智能牙刷、呼噜科技等3个项目实现量产的基础上,正针对蔚蓝玄通、根达亚科技等7个项目,提供生产线建设、资质认证、市场推广等靶向支持,促进其核心技术向专利转化。同时,加强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引导,鼓励企业围绕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四、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拓宽专利来源渠道。该镇积极构建“高校院所+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需求有效融合。通过联合高校共建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形成更多可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此外,鼓励企业与科研人员共建创新团队,围绕产业发展痛点开展联合研发,既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为专利申请提供了丰富来源。
五、优化政策扶持体系,提升专利申报积极性。北闸口镇加大对专利申请的政策激励力度,出台包括专利申请资助、授权奖励、转化补贴等在内的系列措施,降低企业和创业团队的专利申报成本。同时,建立专利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专利检索、申请流程指导、维权援助等专业服务,帮助创新主体高效完成专利申报。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有效激发了企业和个人的创新热情,推动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
六、紧抓区域发展机遇,拓展创新资源空间。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闸口镇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闸口分园建设,积极承接北京、河北等地的创新资源和产业项目。通过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效应。随着分园建设的逐步推进,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专利申请量的突破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源支撑。
七、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为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北闸口镇以税收增长为经济发展“晴雨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稳健发展。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创新投入提供了资金保障,使得该镇能够持续加大对研发、孵化、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经济增长—创新投入—专利产出—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当前,区域经济的良好态势正为年度专利申请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上述多维度举措,北闸口镇正逐步构建起“平台支撑、人才引领、企业主体、政策激励、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年度专利申请突破50项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落实,该镇将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以专利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津南区乃至天津市创新发展贡献“北闸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