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中塘镇国内最大肉羊基地建设提速 打造京津冀优质肉源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为优化京津冀地区牛羊肉供应结构,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通过整合财政资金与招商引资,推进国内最大肉羊生产基地建设。该基地总投资超8000万元,占地1100亩,预计建成后年出栏肉羊5万只,将有效缓解区域市场对外地供应的依赖,为市民提供优质羊肉产品。
一、区域供应格局优化与财政支持机制创新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都市圈,人口密度高,牛羊肉消费市场需求旺盛,但长期以来,区域内牛羊肉产量不足,市场供应主要依赖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外地产区,运输距离长、流通成本高,且产品新鲜度和品质稳定性难以完全保障。为破解这一供需矛盾,天津市2023年立足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重要抓手,建立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整合机制,集中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滨海新区农业产业升级项目。同时,通过出台用地保障、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配套政策,成功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形成1.2亿元的社会投资,共同推动中塘镇肉种羊繁育基地和太平镇良种奶牛繁殖场两大项目落地。这种“财政引导+社会资本跟进”的多元投入模式,既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也激活了市场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积极性,为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基地建设的核心布局与功能定位
中塘镇肉种羊繁育基地选址于滨海新区甜水井村西,该区域地处滨海新区南部,地势平坦开阔,周边无工业污染,空气质量优良,且临近农业种植区,玉米、苜蓿等饲料原料供应充足,具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肉羊养殖的优越自然条件。基地规划总占地1100亩,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理念,科学划分养殖区、饲料储备区、加工区及办公服务区等功能板块。其中,养殖区新建标准化羊舍6000平方米,采用轻钢结构和漏缝地板设计,配备通风、温控、清粪等自动化设备,可实现养殖环境的精准调控;饲料储备区建设青贮窖4400平方米,采用地上式砖混结构,能满足数万只肉羊的全年饲料储备需求,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波动影响。为确保种羊品质,基地已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质肉用种公羊30只,同时引入1200枚种羊胚胎,并筛选5000只健康基础母羊进行繁育扩群,通过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技术手段,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速度,预计可显著提升肉羊的生长周期和产肉性能。
三、全产业链构建与产业带动效应
基地建设不仅聚焦肉羊养殖环节,更着力构建“种羊繁育—肉羊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在养殖端,通过标准化饲养管理和科学防疫体系,确保肉羊成活率和产品质量;在加工端,规划建设屠宰加工车间、冷库及产品包装线,配套开展羊肉分割、精深加工,开发冷鲜肉、冻品及羊肉制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同时,羊毛、羊皮等副产品将通过合作企业进行加工利用,生产羊毛制品、皮革原料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综合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出栏肉羊5万只的规模将使其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肉羊生产基地,每年可向京津冀市场供应优质羊肉超千吨。产业链的形成还将带动当地饲料种植、兽药供应、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发展,预计可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助力滨海新区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四、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为天津市现代农业重点建设项目,中塘镇肉种羊繁育基地在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体现了鲜明的现代化特征。养殖环节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羊舍内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结合智能饲喂设备实现精准投料,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养殖效率。在疫病防控方面,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配备专业兽医团队,实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疫制度,确保羊群健康。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基地同步建设粪污处理中心,采用“固液分离+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的工艺,将养殖粪污转化为有机肥,用于周边农田种植,形成“养殖—粪污—种植—饲料”的生态循环链条,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污染零排放。此外,基地还将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肉羊品种改良、高效养殖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我国肉羊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