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与滨海新区启动"证照分离"深化改革 56项举措助力招商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天津市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滨海新区为试点,推出第二批"证照分离"改革措施,通过56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清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聚焦13个领域深化简政放权,强化"照后减证"机制,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此次改革突出对新经济形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旨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一、改革试点核心内容与实施范围
本次改革覆盖工业和信息化、投资建设、医疗卫生等13个重点领域,明确划分"证"与"照"功能边界。自贸试验区及滨海新区作为先行区域,将试点期限设定为方案发布之日至2018年底。56项改革事项中,包含取消审批、备案管理、告知承诺等创新模式,其中药品医疗器械领域推行"一企一证"整合,建设工程领域试点"多图联审"机制,显著压缩企业办事流程。
二、制度创新与监管模式突破
方案提出建立"双随机+信用"监管体系,对跨境电商、智能科技等新兴业态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在安全生产监督领域推行"风险分级"制度,交通运输板块试点"先证后核"审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原20个工作日的许可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农业领域取消3类前置审批,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三、市场主体权益保障机制
改革明确要求杜绝变相审批,建立"否决权上移"制度,基层窗口不得擅自增设准入条件。商务领域推行"一照多址"登记,允许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一址多照"。针对创新型企业设立"容错备案"通道,对首次轻微违规行为实施教育警示制度,市场监管负面清单较首批试点缩减18%。
四、监督问责与长效推进体系
建立跨部门督查机制,采用第三方评估方式跟踪改革成效。方案规定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实施"一票否决"考核,开通线上投诉平台实时收集企业反馈。要求各领域每季度报送改革台账,重点核查"减证"实效,将企业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此次改革通过系统集成式制度创新,推动审批服务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统计显示,首批试点已累计减少申请材料32%,审批时效平均提升65%,为后续在全国复制推广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