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新区召开未来科技城(北区)规划汇报会 擘画产城融合新蓝图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区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天津高新区召开未来科技城(北区)规划汇报会,系统梳理总体规划、发展规划、产业起步区城市设计等多项成果,聚焦产城融合、生态保护与招商引资,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明确路径。会议凝聚多方智慧,强调深化规划细化、统筹规划对接、保护生态资源、突出区域特色,推动规划从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效。
一、强化规划引领,筑牢发展根基。未来科技城(北区)作为天津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创新发展极,其规划水平直接关系区域长远发展质量。会议指出,起步区建设是未来科技城(北区)发展的“先手棋”,需以更高站位深化细化各项规划内容。针对产业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要结合区域产业基础与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方向、创新平台布局和空间功能分区,确保规划既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又契合天津产业升级需求。同时,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城市设计需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强化与北京创新资源的对接,打造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节点。会议要求各规划编制单位围绕关键领域开展专题研讨,广泛吸纳各方意见,推动规划内容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统筹规划衔接,推动产城一体。区域开发建设是系统性工程,需强化各项规划的整体性与协同性。会议强调,市规划院在推进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与交通、水、电、气、热等专项规划的衔接,构建“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交通专项规划需立足区域交通网络现状,优化路网结构,加强与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及北京的交通联系,打造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便捷支撑。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合理布局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保障区域发展的能源与资源需求,同时注重与城市空间布局、生态保护要求相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统筹各类规划衔接,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公共服务有机融合,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良性循环。
三、守护生态底色,践行绿色发展。未来科技城(北区)拥有宝贵的湿地资源,生态保护是规划建设的底线要求。会议明确,绿化景观规划需以湿地资源为核心,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通过建设生态廊道、湿地公园等绿色空间,提升区域生态品质。在路桥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减少对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的干扰,确保湿地生态功能不退化、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土地资源利用方面,需坚持节约集约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用地向高效益、低能耗领域集中,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通过将生态保护贯穿规划建设全过程,让绿色成为未来科技城(北区)最鲜明的发展底色。
四、突出特色定位,激活创新动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是未来科技城(北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会议提出,要充分借助国内外优质资源,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团队参与区域策划与运营,结合天津产业特色和京津合作示范区定位,培育独特的发展亮点。在产业发展上,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吸引优质企业和创新人才落户。同时,注重培育区域文化特色,将创新文化、生态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打造集创新、创业、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新城。通过突出特色、强化优势,使未来科技城(北区)成为天津高新区乃至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五、凝聚多方合力,保障规划落地。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需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会议要求高新区各相关部门、海泰控股集团等单位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推动规划落地见效。在要素保障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加强规划宣传解读,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区域开发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氛围。通过多方协同、久久为功,确保未来科技城(北区)规划蓝图逐步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