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扩容 启迪之星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通过招商引资再获国家级创业创新平台加持。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公示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中,启迪之星(天津)孵化基地成功入选,标志着该区域在构建高质量双创生态体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一、双基地联动构建区域创新矩阵
启迪之星在滨海新区同步运营海洋园与生态城两大孵化基地,形成“一品牌两载体”的协同发展格局。海洋园基地重点承接海洋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成果转化,生态城基地则聚焦绿色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两者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创新资源互补。这种布局有效打通了北京中关村与天津滨海新区之间的技术转移通道,累计促成超过200项京津冀科技项目落地对接。
二、“四位一体”模式培育创新动能
基地独创的“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运营机制,已形成全链条培育体系。在技术孵化层面,建立涵盖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12类专业化服务模块;创业培训方面,联合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课程;资本对接环节,通过“路演季”活动帮助入孵企业获得融资超5亿元。这种模式成功培育出3家独角兽企业和2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京津汇”品牌激活区域协同效应
作为特色服务载体,“京津汇”系列活动已举办48期,吸引京津冀三地600余家科技企业参与。该平台不仅实现三地政策解读、技术标准的互联互通,更推动形成跨区域产业链合作,典型如某新能源企业通过平台获得北京研发机构技术支持后,在滨海新区实现量产,年产值突破10亿元。
四、专业化服务网络赋能中小企业
基地构建的“双创服务联盟”整合了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60余家第三方机构资源,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网络。在知识产权领域,协助企业申请专利超800件;市场拓展方面,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展会30余场次。这种深度服务使基地企业存活率达9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当前,该基地正加速建设智能制造、数字医疗等5个专业孵化子平台,未来三年计划新增培育科技型企业150家。这一国家级示范基地的扩容,不仅强化了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创新走廊中的枢纽地位,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