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中交天津港研院临港基地启动 筑技术创新高地促区域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日前,中交集团旗下科研机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取得重要进展——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的科研试验基地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作为区域招商引资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将显著提升港口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检测能力,有力助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并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沿布局
该基地的规划建设立足于服务国家"交通强国"与"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在2023年启动的工程建设中,主体建筑采用集约化设计理念,涵盖深水港结构、海岸防护、海工新材料等六大核心实验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其波浪水槽实验室将配备国际领先的多向造波系统,可模拟南海百年一遇的极端海洋环境,填补环渤海区域大尺度物理模型试验的空白。该布局与国家发改委《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中强化港口群协同发展的要求形成战略呼应,为渤海湾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驱动产业升级的科技创新体系
依托中国交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基地重点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根据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科技创新报告披露,其研发方向涵盖深远海悬浮隧道关键技术、离岸式绿色能源岛等23项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在智慧港口领域,正建立港口设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孳生平台,该平台已在大连港自动化码头改造项目中实现钢结构损伤智能识别准确率达97.5%,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同时配套建设华北首个海洋工程材料腐蚀大数据中心,为渤海湾30余个在役港口提供材料耐久性预测服务。
三、助推区域协同发展的引擎作用
作为京津冀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基地建设将产生显著的辐射效应。经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测算,该平台每年可承接雄安新区出海口、天津港集疏运体系等重点工程150项技术验证,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约40%。在临港经济区形成的"研发-中试-产业化"链条,已带动周边落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7家。特别在绿色航运领域,其研发的海上风电安装船智能稳泊系统已在唐山港应用,使单台风电机组安装效率提升35%,减少碳排放280吨/台。
四、构建开放共享的科研生态
项目建设严格遵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与雨水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30%。在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上,已与天津大学海岸动力实验室、中科院海洋所建立联合基金,计划三年内开展16项开放课题。根据科技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规划,其大型试验设施将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工程提供共享服务,如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已预定2025年波浪模型试验档期。基地正式运营后,将通过技术许可、检测认证等服务模式,构建立足环渤海、辐射东北亚的海洋工程技术服务网络。
此项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港口与海洋工程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入新阶段。通过整合央企科研资源与区域发展要素,项目将在突破核心技术瓶颈、降低重大工程风险、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