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打造协同发展标志性成果 开拓京津冀一体化新局面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天津正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任务,通过强化政策创新、深化区域协作、推进招商引资、优化公共服务等系统性举措,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标志性成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一、精准承接非首都功能,深化与雄安协同联动。2023年以来,天津持续加强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科研院所及北京的常态化对接,建立“清单式”承接机制,推动各区根据产业基础精准承接。在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天津研究出台涵盖用地保障、税收优惠、户籍便利、住房支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一揽子”措施,为承接项目和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上,2023年天津口岸与雄安新区货物快速通关机制投入运行,实现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支持雄安新区通过世界智能大会、“津洽会”等平台开展对外合作,2024年双方进一步建立干部人才交流常态化机制,促进两地要素流动与能力共建。
二、聚焦“一基地三区”定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天津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为抓手,2023年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完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创新平台”项目支撑体系。通过战略招商行动,2024年新落地一批跨区域融合性项目,其中新能源领域项目带动京津冀产业链协同配套率提升至65%,生物医药产业联合研发平台促进三地技术标准互认。同时,天津港2023年新增航线12条,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功能持续增强,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物流支撑。
三、推进生态联防联治,完善基础设施网络。2023年,京津冀三地联合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天津完成200余家企业改造提升或关停退出,大气PM2.5浓度较协同发展初期下降40%以上。在渤海综合治理方面,天津与河北共同实施入海河流污染治理工程,2024年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78%。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2023年津兴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实现天津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直达;2024年津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未来将形成京津冀主要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进一步强化天津服务辐射功能。
四、深化协同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天津与北京、河北共建15个联合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联合组建的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三地30余家企业、高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24年相关成果在区域内转化应用率达50%。同时,天津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3年设立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在津孵化项目超200个,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五、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强化区域民生保障。教育合作方面,2023年天津与河北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项目12个,3所高校试点联合培养本科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医疗保障领域,2024年京津冀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增至2000余家,门诊直接结算覆盖所有统筹区,惠及参保人员超1000万人次。对口帮扶承德市方面,2023年落实“1+4”合作协议,在产业帮扶上推动15个项目落地,劳务协作帮助3000余人实现就业,职业教育合作培养技能人才5000余人,持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生动力。
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天津正以更高站位、更实行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为打造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典范贡献重要力量。
一、精准承接非首都功能,深化与雄安协同联动。2023年以来,天津持续加强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科研院所及北京的常态化对接,建立“清单式”承接机制,推动各区根据产业基础精准承接。在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天津研究出台涵盖用地保障、税收优惠、户籍便利、住房支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一揽子”措施,为承接项目和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上,2023年天津口岸与雄安新区货物快速通关机制投入运行,实现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支持雄安新区通过世界智能大会、“津洽会”等平台开展对外合作,2024年双方进一步建立干部人才交流常态化机制,促进两地要素流动与能力共建。
二、聚焦“一基地三区”定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天津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为抓手,2023年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完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创新平台”项目支撑体系。通过战略招商行动,2024年新落地一批跨区域融合性项目,其中新能源领域项目带动京津冀产业链协同配套率提升至65%,生物医药产业联合研发平台促进三地技术标准互认。同时,天津港2023年新增航线12条,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功能持续增强,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物流支撑。
三、推进生态联防联治,完善基础设施网络。2023年,京津冀三地联合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天津完成200余家企业改造提升或关停退出,大气PM2.5浓度较协同发展初期下降40%以上。在渤海综合治理方面,天津与河北共同实施入海河流污染治理工程,2024年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78%。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2023年津兴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实现天津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直达;2024年津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未来将形成京津冀主要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进一步强化天津服务辐射功能。
四、深化协同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天津与北京、河北共建15个联合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联合组建的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三地30余家企业、高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24年相关成果在区域内转化应用率达50%。同时,天津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3年设立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在津孵化项目超200个,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五、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强化区域民生保障。教育合作方面,2023年天津与河北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项目12个,3所高校试点联合培养本科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医疗保障领域,2024年京津冀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增至2000余家,门诊直接结算覆盖所有统筹区,惠及参保人员超1000万人次。对口帮扶承德市方面,2023年落实“1+4”合作协议,在产业帮扶上推动15个项目落地,劳务协作帮助3000余人实现就业,职业教育合作培养技能人才5000余人,持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生动力。
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天津正以更高站位、更实行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为打造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典范贡献重要力量。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鲁山道街道:深化走访调研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
2025-09-08
天津红桥区意库创意街招商启幕 打造城市文化消费新地标
2025-09-08
天津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在滨海新区召开 深化干部教育赋能发展
2025-09-08
津南海河教育园区打造科技创新与人才高地赋能区域发展
2025-09-08
津南开发区企业亮相一带一路沙龙 推介区域优势引关注
2025-09-08
京沪高铁联络线子牙河特大桥动工助推天津北京经济协同
2025-09-08
京津冀18个协同发展项目落户南开区 15个源自北京
2025-09-08
京津冀产业协同再提速 正定新区等园区迎重大项目签约
2025-09-08
临港经济区打造科研高地:科技创新驱动招商引资新动能
2025-09-08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加速推进 武清区培训搭建协同新平台
2025-09-08
京津科技谷对接国务院国资委 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2025-09-08
津南区与海河产业基金深化合作 共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2025-09-08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