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月货物贸易进出口665亿 同比增长9.2%招商引资显效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
2024年1月,天津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665亿元,同比增长9.2%,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其中出口273.1亿元,同比增长10.2%;进口391.9亿元,同比增长8.5%。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推进、外贸结构的持续优化密不可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外贸根基。
一、外贸增速高于全国港口枢纽功能持续强化
2024年1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天津以9.2%的同比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延续了近年来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作为北方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城市,天津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1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实现增长,其中外贸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占比提升,海铁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业务量稳步增加,高效的物流网络为进出口货物集散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天津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通道,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货值保持增长,进一步畅通了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外贸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优势产业带动作用显著
从出口商品来看,2024年1月天津出口主要集中在手机、金属制品和钢材三大类,出口值分别为15.7亿元、13亿元和12.2亿元。手机出口的增长,得益于天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当地已形成从芯片、显示屏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在全球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金属制品出口保持稳定,反映出天津在精密仪器、高端五金等领域的制造能力,部分产品通过技术升级满足了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钢材出口则与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及产品结构调整有关,高附加值钢材如特种钢材、汽车用钢占比提升,推动出口额实现增长。
三、进口需求支撑有力服务产业升级与民生发展
进口方面,2024年1月天津主要进口商品为汽车、飞机和铜材,进口值分别为40.4亿元、35.7亿元和32.1亿元。汽车进口中,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占比提升,既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需求,也为本地汽车产业技术研发提供了支持。飞机进口主要服务于航空运输业发展,随着国内外航线逐步恢复,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入,带动飞机及航空器材进口增长。铜材作为重要工业原材料,进口量的稳定增长为天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反映出制造业生产端的活跃态势,为后续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四、招商引资深化赋能政策红利激发外贸活力
招商引资是推动天津外贸增长的关键抓手。2024年以来,天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包括扩大税收优惠范围、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等。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天津重点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了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及外向型制造业项目落地。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的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单一窗口”功能不断拓展,通关时间进一步压缩,有效降低了企业外贸成本。数据显示,1月天津新增外贸备案企业数量同比增长,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为外贸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五、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增长空间持续拓展
除传统贸易方式外,天津外贸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拉动进出口增长的新引擎。跨境电商方面,天津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不断完善“网购保税+线下展示”“海外仓”等模式,1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实现较快增长,进口商品种类从母婴用品、美妆拓展到家电、家居等多个领域,出口商品则以电子产品、家居用品为主,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也稳步发展,通过整合中小微企业资源,实现了“单小、货杂、品种多”的商品便捷出口,进一步拓宽了外贸增长渠道。
六、区域协同效应显现外贸发展韧性增强
天津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港口枢纽作用,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产业协作和贸易联动。1月,天津与京津冀地区其他省市的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通过区域通关一体化、物流协同等措施,降低了区域内企业的贸易成本。同时,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了一批外向型企业落户,这些企业带来的技术、资金和市场资源,进一步增强了天津外贸发展的韧性和后劲。区域协同发展不仅扩大了天津外贸的辐射范围,也为京津冀地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