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跨境租赁"金字招牌" 成京津冀开放新高地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对外开放平台,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将融资租赁业打造成为区域发展的"金字招牌"。最新数据显示,该区跨境租赁业务规模已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其中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租赁业务形成全球影响力。
一、战略定位引领创新发展
天津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正式挂牌以来,明确以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为目标。根据国务院批复方案,其核心任务包括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索制度创新路径以及构建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这种顶层设计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促使东疆片区逐步形成涵盖飞机、船舶、海工装备的完整租赁产业链。
二、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在航空租赁领域,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累计完成逾1600架飞机的租赁业务,占全国民航在役运输飞机总量的三分之一。船舶租赁方面,完成近200艘国际船舶的租赁交易,海工设备租赁规模持续扩大。这些业务不仅带动了超900亿美元的资产流动,更推动天津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
三、制度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天津自贸试验区先后推出跨境资产转让、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等40余项创新措施。其中,"保税租赁"模式解决了大型设备通关难题,"联合租赁"机制降低了企业资金门槛。海关总署在此试点"异地委托监管"制度,使租赁物通关时间缩短70%,这些改革为跨境租赁业务占比突破80%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辐射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通过建立跨区域租赁物登记系统,天津自贸试验区与北京、河北实现监管互认,三地企业可共享租赁资产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开展外债便利化试点,允许京津冀企业统一借用外债额度,累计为区域内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超20亿元。这种协同机制强化了天津作为北方租赁中心的地位。
五、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吸引全球前20大飞机租赁企业中的15家设立项目公司,与爱尔兰、新加坡等国际租赁中心建立合作机制。国际船舶租赁业务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合同范本和仲裁体系。这种国际化发展路径使中国在高端装备租赁领域获得更大话语权。
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与产业培育,不仅巩固了跨境租赁业务的全国领先地位,更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开放经验。未来将继续深化租赁资产交易、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