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发改委批复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国家相关部门正式批复在辽西北地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贯彻落实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该示范区涵盖阜新市、朝阳市,旨在通过系统化政策支持和精准招商引资,有效承接国内外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培育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全面推动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政策背景与战略考量
依据上一阶段国家层面推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核心政策文件,国家相关部门在系统总结东北振兴实践基础上,综合考量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作出此项批复。辽西北地区拥有显著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区位条件,但在发展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存在现实需求。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旨在通过制度性开放与结构性改革双轮驱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产业梯度转移通道,将外部优质资源与本地发展要素高效结合,形成“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举也是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
二、示范区的核心定位与发展目标
该示范区被明确赋予“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高地”的战略定位。其核心发展目标包括三个层面:
-产业层面: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承接京津冀等区域符合绿色发展导向、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重点延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链,避免低端产能的简单复制。
-创新层面:强化产业转移与技术升级同步推进,在承接中融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要求,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区域层面:将阜新市、朝阳市建设成为引领辽西北崛起的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东北经济版图上新的活跃增长带,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实践样板。
三、重点建设任务与实施路径
为保障示范区建设成效,相关部门明确了系统性实施路径:
-营商环境再造工程:对标国际先进规则与国内一流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对要素资源和企业投资的长效吸引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被视为基础性工程。
-开放合作深化行动: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等国家区域战略,探索共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飞地经济”等模式。强化与国内外商协会、投资促进机构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拓宽高水平招商引资渠道。
-承载能力提升计划:统筹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能源保障优化、重大交通物流枢纽(如专用铁路线、多式联运场站)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同步实施人才引进培育专项工程,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
-绿色发展刚性约束:严格产业准入的环境标准和能耗要求,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严禁承接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强化生态空间管控与修复治理,实现产业壮大与生态改善的协同并进。
四、政策协同与长效保障机制
为支撑示范区可持续运作,相关部门着力构建多层次政策保障体系:
-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在重大项目布局、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政策性金融工具运用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优先将示范区重大项目纳入相关专项规划。
-强化辽宁省的主体责任,要求省市两级在财政税收、土地管理、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等方面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包括试点用地弹性出让、标准厂房建设奖补、跨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等,有效降低企业转移成本。同时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动态监测建设成效并适时优化调整政策。
五、预期影响与发展前景
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标志着东北地区开放合作与产业升级进入深化拓展的新阶段。通过精准承接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优质产业,阜新市、朝阳市有望重塑产业结构,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显著提升其在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发展位势。更为重要的是,示范区探索形成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新模式、营商环境优化新经验、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将为整个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为国家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贡献新方案。未来,辽西北地区有望成为驱动东北振兴的重要动力源。
一、政策背景与战略考量
依据上一阶段国家层面推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核心政策文件,国家相关部门在系统总结东北振兴实践基础上,综合考量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作出此项批复。辽西北地区拥有显著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区位条件,但在发展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存在现实需求。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旨在通过制度性开放与结构性改革双轮驱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产业梯度转移通道,将外部优质资源与本地发展要素高效结合,形成“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举也是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
二、示范区的核心定位与发展目标
该示范区被明确赋予“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高地”的战略定位。其核心发展目标包括三个层面:
-产业层面: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承接京津冀等区域符合绿色发展导向、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重点延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链,避免低端产能的简单复制。
-创新层面:强化产业转移与技术升级同步推进,在承接中融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要求,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区域层面:将阜新市、朝阳市建设成为引领辽西北崛起的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东北经济版图上新的活跃增长带,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实践样板。
三、重点建设任务与实施路径
为保障示范区建设成效,相关部门明确了系统性实施路径:
-营商环境再造工程:对标国际先进规则与国内一流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对要素资源和企业投资的长效吸引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被视为基础性工程。
-开放合作深化行动: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等国家区域战略,探索共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飞地经济”等模式。强化与国内外商协会、投资促进机构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拓宽高水平招商引资渠道。
-承载能力提升计划:统筹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能源保障优化、重大交通物流枢纽(如专用铁路线、多式联运场站)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同步实施人才引进培育专项工程,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
-绿色发展刚性约束:严格产业准入的环境标准和能耗要求,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严禁承接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强化生态空间管控与修复治理,实现产业壮大与生态改善的协同并进。
四、政策协同与长效保障机制
为支撑示范区可持续运作,相关部门着力构建多层次政策保障体系:
-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在重大项目布局、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政策性金融工具运用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优先将示范区重大项目纳入相关专项规划。
-强化辽宁省的主体责任,要求省市两级在财政税收、土地管理、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等方面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包括试点用地弹性出让、标准厂房建设奖补、跨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等,有效降低企业转移成本。同时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动态监测建设成效并适时优化调整政策。
五、预期影响与发展前景
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标志着东北地区开放合作与产业升级进入深化拓展的新阶段。通过精准承接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优质产业,阜新市、朝阳市有望重塑产业结构,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显著提升其在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发展位势。更为重要的是,示范区探索形成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新模式、营商环境优化新经验、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将为整个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为国家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贡献新方案。未来,辽西北地区有望成为驱动东北振兴的重要动力源。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滨海新区招商】天津空港经济区携手空客深化航空航天产业链合作
2025-07-27
【天津招商】天津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医疗教育成主要拉动因素
2025-07-27
【天津招商】电商园"双十二"战绩创新高 订单量突破300万单大关
2025-07-27
天津与曼彻斯特创新合作共拓招商引资新路径
2025-07-27
【天津招商】津企广交会二期首日交出亮眼外贸成绩单
2025-07-27
【武清区招商】益生菌产业聚能:武清开发区迎景岳科技新基地
2025-07-27
【天津招商】东疆跨境电商发展动力强劲 进口业务创新高
2025-07-27
【津南招商】立邦高端工业涂料项目落户天津南港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5-07-27
【天津招商】天津开发区“暖企”组合拳显成效 引资增速双位数攀升
2025-07-27
锐新科技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天津滨海高新区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2025-07-27
【静海区招商】智能变电站筑就健康产业园区能源新基石
2025-07-27
天津多措并举推动重点招商项目落地见效
2025-07-27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