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新区加速打造千亿级光热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集聚区
高新区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近日,天津滨海光热产业园阶段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华苑科技园举行,中央及地方30余家媒体聚焦产业园建设进展。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高新区正以滨海光热产业园为核心载体,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完善产业生态,力争三年内加速打造千亿规模光热产业集群,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战略布局:锚定光热产业赛道的时代意义
光热发电作为清洁低碳、可调节、可储能的新能源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天津高新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点,依托滨海新区产业基础与华苑科技园创新资源,将光热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转型,光热发电凭借连续稳定供电、大规模储能等优势,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天津高新区抢抓发展机遇,将滨海光热产业园定位为国家级光热产业创新与制造基地,旨在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建从核心装备研发到系统集成、从项目建设到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产业基础:从项目落地到集群雏形初显
经过前期建设,滨海光热产业园已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园区内,核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涵盖光热发电核心设备制造、储热材料研发、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目前,已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签约入驻,形成“核心企业引领、配套企业协同”的产业格局。在技术层面,园区依托本地高校、科研院所资源,联合企业共建光热技术创新平台,在聚光集热、储热传热等核心领域取得多项突破,部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基础设施方面,园区已完成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工程,为企业落地投产提供保障,产业集群雏形初步显现。
三、政策赋能:构建全周期要素保障体系
为加速光热产业集群发展,天津高新区出台系列专项支持政策,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要素保障体系。在资金支持上,设立光热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设备购置、项目建设等给予补贴,并通过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在土地保障上,优先保障产业园建设用地需求,推行“标准地+定制厂房”模式,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在人才引育上,实施“光热产业人才专项计划”,对高层次人才、技术团队给予安家补贴、科研经费支持,并与高校合作开设光热相关专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此外,园区还建立“一对一”企业服务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在审批、融资、用工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四、招商引资:精准对接产业链关键环节
招商引资是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核心抓手。天津高新区围绕光热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需求,制定精准招商目录,重点瞄准国内外光热发电核心装备制造商、储热材料研发企业、系统集成服务商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赴外招商推介等活动,主动对接行业头部企业,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同时,注重以商招商,发挥已入驻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其产业链合作伙伴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招商过程中,园区坚持“量质并举”,既注重项目数量,更关注项目技术水平、投资强度和带动能力,确保引入项目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为集群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五、创新驱动:打造产学研用融合创新高地
创新是光热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天津高新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园区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园区已建成光热发电中试基地,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试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提升产业话语权。通过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园区正逐步成为国内光热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六、未来展望:三年冲刺千亿规模的路径规划
按照发展规划,未来三年,天津高新区将从三个维度发力,推动光热产业集群迈向千亿规模。一是扩大产业规模,力争引入光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0家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5家,形成核心装备制造、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多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提升创新能力,突破10项以上光热发电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国家级光热产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三是拓展应用场景,积极参与国内外光热发电项目建设,推动光热技术在工业供热、海水淡化、农业温室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打造“制造+服务+应用”一体化产业生态。通过三年努力,天津高新区有望成为全球重要的光热产业基地,为天津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高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