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开发区聚力科技创新 培育科技小巨人升级版
科技创新
经济开发区
所属地区:天津-西青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西青开发区以优化招商引资为抓手,深入落实相关专项部署,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强化政策赋能、资本支持和梯度培育,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级和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战略升级与服务配套并重
1. 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速构建。围绕核心产业技术突破和产业链韧性提升,区域建立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的全周期培育库,形成系统性扶持路径。这一体系显著增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
2. 精准政策服务精准滴灌企业需求。在落实各项部署基础上,政策服务强调精准匹配,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和企业画像系统,确保财税优惠、金融支持和人才政策的落地生效。
3. 营商环境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简政放权与效能监督并举,实现高频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和极速审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高效聚集。
二、创新能力跃升与创新生态培育
1. 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对接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核心技术攻坚项目。
2. 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效能提升。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转化和全链条保护机制,畅通技术转化渠道,将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市场价值。
3. 多层次创新平台载体加速布局。高质量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孵化载体,集聚共享研发设施、检验检测资源和开放技术数据,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集成化服务。
三、企业规模壮大与产业链协同
1. 高成长企业“一企一策”重点培育。建立动态遴选监测机制,针对高潜力市场主体实施定制化解决方案,涵盖市场开拓、产学研合作等核心环节。
2.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支持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本地化配套,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圈。
3. 科技领军企业牵引作用日益显著。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重点领域前瞻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集群化发展,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
四、资源要素赋能与服务网络优化
1.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深度完善。拓展风险投资、科技信贷、融资担保等覆盖面,探索认股权证、“补投结合”等创新模式,化解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瓶颈。
2. 高端人才引进培育机制日益健全。优化人才绿卡和服务体系,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定制化技能提升项目。
3. 常态化政企沟通服务机制高效运转。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制度,建立跨部门协同响应平台,实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点痛点。
五、招商引资提质与开放协同深化
1. 招商引智推动创新要素持续汇聚。聚焦科技前沿和区域发展重点,精准引入高能级创新平台、科技服务机构和创新创业团队。
2.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更加紧密高效。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共享实验室资源和专家智库平台。
3. 开放合作赋能技术转移转化提速。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广度深度,吸引国际技术转移机构落地,加速国际技术本地化进程和创新成果全球应用。
六、制度保障完善与长效机制构建
1. 督查问效机制保障政策精准直达。健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政策落地监测反馈系统,对实施成效进行量化评估并及时优化政策工具包。
2. 容错免责机制激励担当实干作为。明确政策界限标准,营造支持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发展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3. 动态监测评估体系助力精准施策。建立科技企业和创新平台动态数据库和成长性评价模型,为政策制定和企业服务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平台建设、要素配置和服务优化,区域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和创新活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显著增强,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