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企创新转型多维攻坚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生力量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天津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全面启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攻坚行动。通过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强化财政引导、搭建服务平台等多维度举措,形成市区联动机制,加速传统产业动能转换与招商引资协同并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构建分层协同的政策赋能体系
天津市通过"三个清单"管理模式,系统部署创新转型路径:
1. 制定《中小企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将转型目标量化为六大类24项核心指标,涵盖研发投入强度、数字化渗透率等维度
2. 建立政策适配机制,针对技术改造、绿色制造等七类转型路径匹配专项扶持条款,实现"一转型一策"
3. 创新资金拨付方式,3.34亿元市级财政资金采用"先验后补"模式,引导企业自主投入超15亿元
二、激活企业转型内生动力实践
(一)产业价值链重构方面
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智能医学模拟技术,将传统教具制造升级为智慧医学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00余家三甲医院。友发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5.6亿元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开发出耐腐蚀复合管材,产品应用于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
(二)制造能力跃升方面
天津东方兴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柔性生产线,实现汽车零部件72小时定制化交付,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9.3%。静海区32家自行车企业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开发的智能电踏车续航里程突破200公里,出口单价提升3倍。
(三)资源优化配置方面
滨海新区推动27家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42亿元。西青开发区建立"绿色转型负面清单",淘汰高耗能设备1300台套,腾退用地改造为智能制造产业园,引进12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三、创新服务机制的实践突破
1. 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转型服务云平台,集成政策匹配、诊断测评等九大功能模块,超4200家企业完成线上测评
2. 建立"双百服务机制",遴选100名专家组建智库团队,选派156名服务专员驻点帮扶
3. 在东疆保税港区试点"转型贷"金融产品,通过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信贷投放28亿元
四、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天津市16个区形成特色化转型路径:
- 北辰区打造高端装备"智造谷",集聚转型企业386家
- 津南区建设海棠众创大街,推动450家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升级
- 武清区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关键部件本土化率提升至75%
开发区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引导中心城区企业将生产环节向宁河、宝坻等区域转移,在滨海新区设立研发中心,形成"前研后产"协同网络。
当前阶段,天津正着力构建"四新经济"发展生态:
1. 强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载体建设
2. 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
3. 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通过系统性变革,天津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38%。在3066家完成转型企业示范带动下,全市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34%,单位能耗下降18.7%,为北方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实践样本。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