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24家金融机构年内放贷超千亿支持中小微
金融业
小微企业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天津滨海新区近日通过深化政银合作机制,与24家金融机构签署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合作协议,计划年内实现信贷投放超1100亿元。此举旨在优化区域金融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配套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一、多方联动构建融资服务新生态
滨海新区此次整合的金融资源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及信托公司等多元主体。通过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金融机构将根据新区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定制差异化信贷产品,重点支持科技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新区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多元金融主体注入发展动能
参与合作的24家金融机构包括国开行天津市分行、农行天津市分行等政策性和国有大型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天津银行滨海分行、滨海农商行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机构类型的多元化确保了信贷服务的全面覆盖,既能满足企业中长期项目融资需求,也能提供灵活的流动资金支持,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网络。
三、流程优化与成本降低双向发力
滨海新区金融局将通过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等措施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引导合作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实施优惠利率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还将建立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通过组织专场对接会、搭建线上服务平台等方式,促进金融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
四、信贷投放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超1100亿元的信贷投放计划将重点倾斜于新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通过定向金融支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信贷资金将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助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政银合作是滨海新区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整合金融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将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随着合作协议的落地实施,预计将有更多市场主体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为滨海新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