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引资聚势擎动区域发展新动能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6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背景下,区域招商引资活力迸发,多个重点领域呈现蓬勃生机。上半年,投资机构通过精准施策与全球布局,显著提升了区域引资能级与发展活力。
一、 深挖首都资源促协同发展提质增效
围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核心任务,着力加强与首都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深度对接。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并重点拜访了总部位于北京的全球领先企业、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营龙头企业。通过精心设计并高效实施定向推介活动,显著推动了北京地区企业到访考察与投资布局。此举不仅促进了包括“春雨医生投资资金项目”在内的一批高质量项目签约落地,更进一步加速了部分企业总部功能向该区域的实质性迁移进程。截至目前,从北京导入的各类项目累计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二、 构建多层次招商网络拓展全球影响力
持续完善国内与国际招商网络布局。在国内层面,积极借助重要行业展会及经贸平台辐射效应,先后在中国多个关键城市成功组织了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对接活动,有效覆盖了东部沿海、西南腹地、西北枢纽以及东南沿海等战略区域,全方位展示区域发展优势。在国际层面,深度参与重要国际经贸交流活动,远赴欧洲多个核心经济体和东亚主要国家开展系列招商推介,并在国际性专题研讨平台上发出区域强音。通过立体化的境内外推广活动,显著提升了区域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关注度与认知度。
三、 重大项目牵引带动高端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在多方合力推动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半年,全区新接触洽谈有效项目信息丰富,最终促成完成法定注册手续的新设及迁入项目数量可观。从资金来源看,项目注册资金总额显著,来源结构多元;境外直接投资项目达数十个,协议投资规模达十多亿美元,其中大额投资项目占比突出。聚焦项目体量与规模,注册资金规模在大级别以上的项目占有相当比重;规模在较高与中等区间的项目构成了重要支撑。在境外投资项目中,协议投资额在较高门槛以上的项目表现亮眼。产业投向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业关键环节(如精密装备、汽车核心部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技术与创新医药、环保技术与装备)、现代服务业新兴形态(如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及民生相关领域(如文化创意、食品精深加工)等,新引进项目预期总投资规模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充分体现了区域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项目的强大吸引力。
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筑竞争新优势
项目加速聚集的背后,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支撑与高效透明的服务体系提供的有力保障。通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大幅精简行政审批流程、实施市场准入便利化措施、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优化税收征管与服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等,显著降低了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尤其是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在多个产业领域探索推行更具弹性与包容性的新型监管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区域以其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持续优化的制度环境,已成为国内外资本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投资兴业的价值高地。持续优化的营商“软环境”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的韧性动力与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