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前十月实际利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外商投资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前十月实际利用外资达109.12亿美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12727亿元,一般公共财政收入981.8亿元,同比增长14.5%。外资企业作为区域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增长、促进税收、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外资规模稳步扩张,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滨海新区近年来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资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前十月实际利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国国家级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从外资结构来看,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外资占比显著提升,一改以往传统产业为主的格局,推动区域利用外资从“规模驱动”向“质量效益驱动”转变。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滨海新区产业升级的成效,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对区域发展前景的信心。
二、重点产业引领集聚,外资项目支撑作用凸显
滨海新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聚焦重点产业精准招商,形成了以外资项目为支撑的产业集聚效应。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投资,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和生产基地,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其中,能源化工领域的外资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优化,为区域工业总产值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方面,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外资项目加快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外资项目的持续涌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倍增效应。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构建外资发展强磁场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的核心竞争力。滨海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务服务、税收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在税收服务领域,税务部门与外资企业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模式,通过签署纳税遵从协议,构建互信共赢的税企关系,既确保了税收贡献的稳定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税收指引。政务服务方面,推行“一业一证”“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事项的办理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滨海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让外资企业在区域发展更安心、更放心。
四、外资赋能区域发展,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外资的持续流入不仅直接拉动了滨海新区经济增长,更在促进产业升级、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就业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前十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平稳增长,外资企业贡献占比超过三成,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也与外资企业的税收贡献密切相关,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滨海新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吸引的外资项目不仅服务本地发展,还通过产业链协同辐射周边区域,带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区域联动、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未来,随着更多外资项目的落地和投产,滨海新区将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一、外资规模稳步扩张,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滨海新区近年来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资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前十月实际利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国国家级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从外资结构来看,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外资占比显著提升,一改以往传统产业为主的格局,推动区域利用外资从“规模驱动”向“质量效益驱动”转变。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滨海新区产业升级的成效,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对区域发展前景的信心。
二、重点产业引领集聚,外资项目支撑作用凸显
滨海新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聚焦重点产业精准招商,形成了以外资项目为支撑的产业集聚效应。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投资,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和生产基地,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其中,能源化工领域的外资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优化,为区域工业总产值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方面,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外资项目加快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外资项目的持续涌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倍增效应。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构建外资发展强磁场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的核心竞争力。滨海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务服务、税收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在税收服务领域,税务部门与外资企业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模式,通过签署纳税遵从协议,构建互信共赢的税企关系,既确保了税收贡献的稳定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税收指引。政务服务方面,推行“一业一证”“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事项的办理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滨海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让外资企业在区域发展更安心、更放心。
四、外资赋能区域发展,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外资的持续流入不仅直接拉动了滨海新区经济增长,更在促进产业升级、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就业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前十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平稳增长,外资企业贡献占比超过三成,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也与外资企业的税收贡献密切相关,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滨海新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吸引的外资项目不仅服务本地发展,还通过产业链协同辐射周边区域,带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区域联动、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未来,随着更多外资项目的落地和投产,滨海新区将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临港产学研政合作构筑航空产业新高地
2025-09-04
滨海新区多维政策组合拳赋能大学生创业 构建全链条支持生态
2025-09-04
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海洋规划获国家核准 开发建设迈入新阶段
2025-09-04
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落子天津滨海新区
2025-09-04
滨海新区携手央企共建国产质子治疗中心加速高端医疗产业集聚
2025-09-04
滨海新区与曹妃甸共建协同发展示范产业园 7大项目签约落地
2025-09-04
滨海新区召开城市管理工作调度会 提升环境品质助力招商引资
2025-09-04
滨海新区智能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打造500亿智能制造新高地
2025-09-04
京津冀艺术家联袂献唱红色经典 滨海新区奏响文化协同新篇章
2025-09-04
黄河滨海书画院落户东营滨海新区赋能区域文化产业合作
2025-09-04
东疆保税港区迎来首家移动游戏企业落户
2025-09-04
临空飞行器研发制造基地落地临港经济区 构建空天应用新生态
2025-09-04
天津滨海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支持新型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办法》的通知
2024-12-18
《滨海新区推进核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政策解读
2024-11-14
《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2024-11-14
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等十一部门《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2024-10-12
《滨海新区汽车以旧换新十项举措》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
滨海新区湾亿科技企业孵化器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服务外包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双创示范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天津-滨海新区
-
于家堡金融区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