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前十月实际利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外商投资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前十月实际利用外资达109.12亿美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12727亿元,一般公共财政收入981.8亿元,同比增长14.5%。外资企业作为区域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增长、促进税收、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外资规模稳步扩张,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滨海新区近年来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资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前十月实际利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国国家级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从外资结构来看,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外资占比显著提升,一改以往传统产业为主的格局,推动区域利用外资从“规模驱动”向“质量效益驱动”转变。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滨海新区产业升级的成效,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对区域发展前景的信心。
二、重点产业引领集聚,外资项目支撑作用凸显
滨海新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聚焦重点产业精准招商,形成了以外资项目为支撑的产业集聚效应。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投资,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和生产基地,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其中,能源化工领域的外资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优化,为区域工业总产值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方面,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外资项目加快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外资项目的持续涌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倍增效应。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构建外资发展强磁场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的核心竞争力。滨海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务服务、税收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在税收服务领域,税务部门与外资企业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模式,通过签署纳税遵从协议,构建互信共赢的税企关系,既确保了税收贡献的稳定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税收指引。政务服务方面,推行“一业一证”“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事项的办理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滨海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让外资企业在区域发展更安心、更放心。
四、外资赋能区域发展,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外资的持续流入不仅直接拉动了滨海新区经济增长,更在促进产业升级、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就业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前十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平稳增长,外资企业贡献占比超过三成,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也与外资企业的税收贡献密切相关,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滨海新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吸引的外资项目不仅服务本地发展,还通过产业链协同辐射周边区域,带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区域联动、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未来,随着更多外资项目的落地和投产,滨海新区将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