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开区精准破题促企前行

经济开发区
所属地区:天津-西青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天津经开区管委会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建设,通过系统性、个性化举措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近期针对多家重点企业的实际诉求,多部门联动实施精准帮扶,涵盖基础设施配套升级、政策适配、审批服务提速等领域,体现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
一、基础设施配套的深度优化是解决企业生产瓶颈的关键路径。有大型制造企业因产能扩张面临电力系统升级需求,经开区建设部门主动联合电力专业机构开展专项诊断。技术团队全面检测厂区供配电设施,重点核查设备载荷、供电半径及备用回路状态,经多方会商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在设备层面对老化单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同步建设第二路供电专线并配置自动切换系统;在网络层面重新规划线路通道,将厂区接入更高容量的主干网。项目实施期间实行"管家负责制",每个节点明确责任主体及时间表,最终实现双电源冗余供电,大幅提升企业连续生产能力。此类案例表明,硬件环境的前瞻性改造已成为吸引高端制造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二、政策资源的精准匹配需要建立企业画像分析与动态响应机制。针对部分企业反映产业扶持政策存在"兑现难"的问题,经开区组建政策专员队伍,运用大数据平台建立企业特征标签库。通过"政策计算器"工具自动匹配可申报项目,去年累计推送精准申报建议两千余项。对于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创新实施"资金预匹配"制度,在科研立项阶段即同步启动扶持流程。某新材料项目在初创期即获得超前拨付的设备购置补贴,较常规流程缩短三个月时间。此外设立政策会诊室,邀请多领域专家解读政策细则,协助企业完成某进口设备税收减免申报,降低合规成本百分之十五。
三、审批服务的流程再造重点在于破除部门壁垒。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场景化"审批,将原本串联的用地、环评、施工许可等事项改为并联受理。在某生物医药企业扩建项目中,多部门提前介入开展联合踏勘,通过在线会商平台同步审阅申报材料。关键环节采用"虚拟审图+预公示"并行机制,审批周期由常规的九十天压缩至三十五天。同时组建专业代办队伍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证照办理需求,其服务的某外资项目在一天内完成工商注册到银行开户的全部流程,实现了"准入即准营"的服务目标。
四、产业链协同服务需构建多元主体协作机制。为缓解某装备制造企业采购渠道不畅的问题,经开区建立产业链供需信息平台,经审核引入合格供应商三百余家。定期举办"链上对接会",去年促成合作订单逾十亿元。在某重大科研设备跨国运输中,协调海关建立全天候通关通道,采用"分时段查验"机制保障设备安全入关。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实施"政银企"数据互联互通模式,某智能科技企业凭借技术专利评估获金融机构预授信五千万元。更联动四十余家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协助某精密仪器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解决核心部件研发难题。
经开区政府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诉求响应机制,持续整合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与产业协同的三维服务体系。随着企业服务云平台的智能化升级和网格化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未来将强化问题预警机制和全流程监督评价体系,在区域竞争中构筑现代化营商环境新优势。

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