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实验室集群筑新高地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天津市滨海新区通过持续强化招商引资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汇聚覆盖多领域的百余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些高水平研发载体加速前沿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一、高端平台构筑创新基石
滨海新区近年系统布局战略科技力量,累计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6家,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17家,形成梯度化创新矩阵。实验室集群通过共性技术攻关,显著提升区域工程化转化能力,近三年支撑200余家科技企业完成技术迭代。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相关实验室突破12英寸硅基氮化镓材料制备技术;生物医药板块实现多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二、产业需求牵引科研方向
针对区域重点产业链需求,实验室体系实施"一链一平台"专项计划。新能源领域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平台,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海洋工程实验室开发的深水导管架技术应用于渤海油田建设项目;信创实验室联合企业制定的金融领域数据安全标准成为行业规范。这种需求导向机制使科研成果转化周期缩短约35%,2023年相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7.8%。
三、协同机制激活创新生态
实验室体系构建"三位一体"运行机制:
1. 企业出题机制:龙头企业提出技术需求清单,近两年发布138项攻关课题
2. 院校答题机制:通过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等平台,促成19个高校团队入驻企业实验室
3. 金融助力机制: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实验室成果转化,已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5家
该模式带动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89%,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四、京津冀要素加速汇聚
依托"首都研发-滨海转化"模式,建成三层次协同体系:
- 科研设施共享平台:整合清华大学天津院等12个院所200台套高端设备
- 人才流动机制:实施"双聘专家"制度,156名北京科研人员获跨区域职称互认
- 标准互通体系:联合中关村建立检测认证互认通道,减少30%产品上市周期
该体系促成京津冀联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技术交易额突破80亿元。
五、未来布局瞄准全球前沿
新区启动实验室能级跃升三年行动:
1. 建设空天信息、合成生物等5个交叉学科实验室
2. 打造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等重大设施集群
3.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开辟脑机接口、量子信息新赛道
同时建设科技成果超市数字平台,实现专利成果"即研即转",目标推动百项国家重大专项落地孵化。平台已汇集可转化成果1700余项,促成47项军民两用技术民用转化。
实验室集群正在重构区域创新版图。随着超算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设施持续赋能,这里逐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全链条体系。最新数据显示,依托实验室体系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较三年前增长16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38.7%,标志着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进入效能释放期。
一、高端平台构筑创新基石
滨海新区近年系统布局战略科技力量,累计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6家,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17家,形成梯度化创新矩阵。实验室集群通过共性技术攻关,显著提升区域工程化转化能力,近三年支撑200余家科技企业完成技术迭代。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相关实验室突破12英寸硅基氮化镓材料制备技术;生物医药板块实现多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二、产业需求牵引科研方向
针对区域重点产业链需求,实验室体系实施"一链一平台"专项计划。新能源领域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平台,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海洋工程实验室开发的深水导管架技术应用于渤海油田建设项目;信创实验室联合企业制定的金融领域数据安全标准成为行业规范。这种需求导向机制使科研成果转化周期缩短约35%,2023年相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7.8%。
三、协同机制激活创新生态
实验室体系构建"三位一体"运行机制:
1. 企业出题机制:龙头企业提出技术需求清单,近两年发布138项攻关课题
2. 院校答题机制:通过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等平台,促成19个高校团队入驻企业实验室
3. 金融助力机制: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实验室成果转化,已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5家
该模式带动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89%,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四、京津冀要素加速汇聚
依托"首都研发-滨海转化"模式,建成三层次协同体系:
- 科研设施共享平台:整合清华大学天津院等12个院所200台套高端设备
- 人才流动机制:实施"双聘专家"制度,156名北京科研人员获跨区域职称互认
- 标准互通体系:联合中关村建立检测认证互认通道,减少30%产品上市周期
该体系促成京津冀联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技术交易额突破80亿元。
五、未来布局瞄准全球前沿
新区启动实验室能级跃升三年行动:
1. 建设空天信息、合成生物等5个交叉学科实验室
2. 打造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等重大设施集群
3.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开辟脑机接口、量子信息新赛道
同时建设科技成果超市数字平台,实现专利成果"即研即转",目标推动百项国家重大专项落地孵化。平台已汇集可转化成果1700余项,促成47项军民两用技术民用转化。
实验室集群正在重构区域创新版图。随着超算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设施持续赋能,这里逐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全链条体系。最新数据显示,依托实验室体系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较三年前增长16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38.7%,标志着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进入效能释放期。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临港产学研政合作构筑航空产业新高地
2025-09-04
滨海新区多维政策组合拳赋能大学生创业 构建全链条支持生态
2025-09-04
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海洋规划获国家核准 开发建设迈入新阶段
2025-09-04
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落子天津滨海新区
2025-09-04
滨海新区携手央企共建国产质子治疗中心加速高端医疗产业集聚
2025-09-04
滨海新区与曹妃甸共建协同发展示范产业园 7大项目签约落地
2025-09-04
滨海新区召开城市管理工作调度会 提升环境品质助力招商引资
2025-09-04
滨海新区智能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打造500亿智能制造新高地
2025-09-04
京津冀艺术家联袂献唱红色经典 滨海新区奏响文化协同新篇章
2025-09-04
黄河滨海书画院落户东营滨海新区赋能区域文化产业合作
2025-09-04
东疆保税港区迎来首家移动游戏企业落户
2025-09-04
临空飞行器研发制造基地落地临港经济区 构建空天应用新生态
2025-09-04
天津滨海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支持新型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办法》的通知
2024-12-18
《滨海新区推进核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政策解读
2024-11-14
《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2024-11-14
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等十一部门《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2024-10-12
《滨海新区汽车以旧换新十项举措》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
滨海新区湾亿科技企业孵化器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服务外包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双创示范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天津-滨海新区
-
于家堡金融区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