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劳模工作室挂牌赋能制造强区 技术攻关新平台引领产业升级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天津-西青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天津市西青区总工会以服务招商引资企业技术升级为抓手,为首批职工创新工作室举行授牌仪式,聚焦区内制造业核心企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通过劳模领衔的攻关团队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一、创新载体驱动技术破题
西青区在精密制造与集成电路领域设立首批标杆性创新工作室,该载体突破了传统人才培养的单向模式,构建“产学研用”闭环。工作室以区级劳模或首席技师姓名命名,依托实体企业实验室,针对产线瓶颈问题开展定向研发。例如某集成电路制造工作室通过改良光刻胶涂覆工艺,将晶圆良品率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某特种钢材工作室研发的新型轧辊冷却系统,解决了高端轴承钢生产中的形变控制难题,相关技术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二、四维协同提升转化效能
工作室建立“项目孵化-人才培育-成果转化-效益共享”四位一体机制:其一,攻关团队承接企业年度重点技改项目,2024年已立项17项涉及智能制造与节能降耗;其二,实施“名师技能树”计划,签订带徒协议83份,高级技师每月开展现场教学;其三,联合职业院校开发定制化课程,本年度培训超600人次;其四,设立创新成果转化基金,对实现量产的技术团队按效益比例奖励。这种模式使某芯片封装技术从实验室到量产周期缩短至5个月。
三、产业生态激活创新因子
西青开发区提供专项政策支持:为工作室配备不低于300平方米的专属场地;优先使用区内精密检测共享平台;给予年度研发经费补贴。该机制显著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年内新引进的汽车电子项目明确将参与工作室联合研发。同步建立的创新成果转化数据库,已收录52项可推广技术方案,促成区内企业技术交易额突破9000万元。
四、标准引领塑造制造品牌
工作室体系推动产业标准升级,某特种钢材企业主持修订的国家级冷轧带钢公差标准,填补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材料的技术规范空白。在半导体领域,工作室团队参与制定的12英寸晶圆蚀刻工艺指南,被多家龙头企业采纳为行业基准。西青区据此建立重点产业“技术标准池”,形成创新驱动的制度性优势。
五、全域辐射构建赋能网络
依托首批工作室建设经验,西青区制定三年全覆盖计划:本年度聚焦高端装备与集成电路两大主导产业;2025年扩展至生物医药、新能源企业;2026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工作室全域布局。同步建设区级工匠创新孵化中心,集中展示可转化成果,搭建跨企业技术协作平台。该体系使产业工人年均提案数量增长38%,技能人才保有量稳居天津市前列。
西青区总工会创新工作室平台的制度化运行,有效贯通了技术攻坚、人才育成与产业升级链条。这种以企业为主体、劳模为引擎、工会为纽带的新机制,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创新基础设施,标志着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进入系统化深耕阶段。

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