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科技创新高地引领产业新突破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滨海新区在2015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再创佳绩,区域单位以85项获奖成果彰显创新实力,其中企业创新工程占比全市绝对优势。这一突破既是区域长期深耕科技创新生态的成果,更为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能,吸引高端要素加速集聚,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一、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发展新格局
依托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红利,滨海新区打通产学研用壁垒,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平台为支撑"的创新联合体。高校科研院所聚焦基础研究突破,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实现技术转化,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强化服务保障。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创新效率,此次获奖项目中,超过60%由企业牵头或深度参与完成,验证了协同机制的有效性。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带动下,新材料与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出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企业创新工程领跑产业升级赛道
科技企业创新工程类奖项的突出表现,体现了区域创新主体的活力。13个全市获奖项目中滨海独揽11项,其突破性在于:首先,聚焦高端制造痛点,某智能装备企业开发的精密检测系统将产品良品率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其次,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原研药物递送技术平台建设,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并降低临床风险;再者,信息技术企业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为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可信保障。这些项目均历经3年以上技术沉淀和市场验证,直接催生20余项国际专利,其中5项核心标准被国际行业组织采纳。
三、技术发明驱动关键领域自主可控
两项技术发明奖标志着"卡脖子"攻关取得实质性突破。海洋工程团队研发的超深水防喷器控制系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使深海钻探深度延伸至全球前沿水平;新能源团队首创的电池材料再生技术,实现贵金属回收率95%以上,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降本增效。这些成果通过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实现产业化,在渤海油田、华北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应用,每年降低进口依赖成本超10亿元,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四、创新生态厚植发展持久动能
以自贸区制度创新为支点,区域构建了全周期培育体系。在孵化环节,创新券政策累计惠及企业获得技术服务3000余次;在加速阶段,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百亿级科技投融资集群;在产业化阶段,中试基地群提供场地设备共享服务,缩短成果转化周期逾40%。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超百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落户,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三大创新集群,区域研发投入强度连续3年保持全国前列。
五、国际开放合作拓展创新维度
依托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示范区建设,搭建国际化研发载体。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引进9个跨国研发中心,联合开展碳中和领域技术攻关;亚太数据港项目吸引国际头部企业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促成50项跨境技术交易,推动创新药物海外临床研究取得突破。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模式,使区域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25%,国际PCT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开发区首位。
滨海新区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闭环,正加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创新深化与自贸区政策红利释放,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将持续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发展新格局
依托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红利,滨海新区打通产学研用壁垒,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平台为支撑"的创新联合体。高校科研院所聚焦基础研究突破,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实现技术转化,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强化服务保障。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创新效率,此次获奖项目中,超过60%由企业牵头或深度参与完成,验证了协同机制的有效性。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带动下,新材料与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出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企业创新工程领跑产业升级赛道
科技企业创新工程类奖项的突出表现,体现了区域创新主体的活力。13个全市获奖项目中滨海独揽11项,其突破性在于:首先,聚焦高端制造痛点,某智能装备企业开发的精密检测系统将产品良品率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其次,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原研药物递送技术平台建设,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并降低临床风险;再者,信息技术企业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为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可信保障。这些项目均历经3年以上技术沉淀和市场验证,直接催生20余项国际专利,其中5项核心标准被国际行业组织采纳。
三、技术发明驱动关键领域自主可控
两项技术发明奖标志着"卡脖子"攻关取得实质性突破。海洋工程团队研发的超深水防喷器控制系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使深海钻探深度延伸至全球前沿水平;新能源团队首创的电池材料再生技术,实现贵金属回收率95%以上,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降本增效。这些成果通过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实现产业化,在渤海油田、华北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应用,每年降低进口依赖成本超10亿元,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四、创新生态厚植发展持久动能
以自贸区制度创新为支点,区域构建了全周期培育体系。在孵化环节,创新券政策累计惠及企业获得技术服务3000余次;在加速阶段,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百亿级科技投融资集群;在产业化阶段,中试基地群提供场地设备共享服务,缩短成果转化周期逾40%。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超百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落户,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三大创新集群,区域研发投入强度连续3年保持全国前列。
五、国际开放合作拓展创新维度
依托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示范区建设,搭建国际化研发载体。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引进9个跨国研发中心,联合开展碳中和领域技术攻关;亚太数据港项目吸引国际头部企业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促成50项跨境技术交易,推动创新药物海外临床研究取得突破。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模式,使区域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25%,国际PCT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开发区首位。
滨海新区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闭环,正加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创新深化与自贸区政策红利释放,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将持续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贻芳嘉园汇集民智促社区焕新
2025-09-02
天津中心商务区精筑营商环境高地
2025-09-02
天津高新区思维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2025-09-02
天津临港石化产业新枢纽正式投运
2025-09-02
天津滨海新区聚力开发开放新高潮
2025-09-02
津门聚势启新章 商联四海拓雄途
2025-09-02
泰达医院公益筛查助力健康中国
2025-09-02
天津港保税区国际车展圆满落幕
2025-09-02
滨海新区文化盛宴启幕助力招商
2025-09-02
于家堡双创特区添国际实训新引擎
2025-09-02
天津市招商引资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2025-09-02
天津开发区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5-09-02
天津滨海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支持新型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办法》的通知
2024-12-18
《滨海新区推进核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政策解读
2024-11-14
《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2024-11-14
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等十一部门《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2024-10-12
《滨海新区汽车以旧换新十项举措》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
滨海新区湾亿科技企业孵化器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服务外包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双创示范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天津-滨海新区
-
于家堡金融区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