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生滨海新区实践助力企业技术升级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在滨海新区招商引资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支由清华大学24名博士生组成的实践团队近日完成暑期科研攻关,通过20个创新项目为当地企业解决31项关键技术难题,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逾30万元。此次实践不仅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更搭建起校企协同创新的示范平台。
一、跨学科团队攻克产业痛点
该实践团队涵盖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美术设计等9个专业领域,成员平均参与过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6周时间内,团队针对新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展开技术攻关,其中工业机器人仿真系统将企业调试效率提升40%,生物检测设备经人机交互优化后操作失误率下降25%。
二、创新成果实现多元转化
除技术突破外,团队形成12万字产业调研报告,其研究成果已申请2项发明专利。开发的工业云平台展示系统可实时呈现设备运行数据,目前已被3家装备制造企业采用。在人才培训方面,组织的22场专业技术讲座覆盖新区企业技术人员超300人次。
三、产学研模式获政企认可
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实践模式,有效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某参与企业反馈,博士生团队提出的智能分拣方案使其生产线效率提升18%,相关技术已纳入企业年度升级计划。
四、长效机制构建创新生态
实践期间建立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将继续运作,2篇合作论文进入国际期刊评审阶段。新区计划将此类产学研合作纳入年度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未来三年拟扩大合作高校范围,形成常态化技术对接机制。超算中心提供的云端协作平台已留存全部实践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