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辛庄镇多维赋能推动实体经济量质齐升
实体经济
所属地区:天津-津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近年来,津南区辛庄镇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系统性举措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生态培育,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在招商引资方面,该镇结合产业基础精准布局,着力构建“引育并举、软硬兼施”的发展环境,形成实体经济增长新引擎。
一、深化转型升级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动态企业数据库,依据创新潜力与市场前景筛选重点转型对象。通过“一企一策”政策包精准推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智能化改造。引入第三方技术评估机构,协助51家企业优化55个技术改造方案。重点支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池,联合金融机构开发“技改贷”等专项产品。部分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实现能耗降低30%,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5%。
二、政企协同机制破解发展堵点
组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三个产业帮扶专班,配备专业服务管家。建立“月度经济会诊”制度,综合用电量、订单指数、税务申报等20项指标构建企业健康模型。2023年累计解决物流通道受阻、特种设备检测等关键诉求73项。创新“云端税务管家”系统,实现留抵退税审批时限压缩至48小时,帮助制造业企业年度新增流动性资金超千万。
三、产融结合构建金融服务矩阵
升级“融资直通车”平台,整合银行、担保、创投等8类金融资源。针对科技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对64家企业实施分级授信管理。组织“融资路演周”促成银企对接111次,其中某精密仪器企业获得单笔2亿元战略投资。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扶持集成电路、新能源领域成长型企业,形成“债权+股权”双轮驱动模式。
四、空间重构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建立闲置资产数字地图,对低效厂房实施“腾笼换鸟”。通过产权置换、租赁升级等模式盘活8500平方米工业空间,引入医疗机器人研发中心等项目。对亩均税收未达标企业实施“红黄牌”预警,推动10家低效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焕发活力。同步升级改造10家规上企业生产环境,配套建设智能仓储中心与检测共享平台,物流周转效率提升40%。
五、梯度培育打造创新企业集群
构建“科技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三级培育体系。开设“辛庄创新讲堂”,联合高校开设专利导航课程,2023年完成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增长150%。建设精密制造等产业实训基地,定向培养技能人才300余人。实施高新企业“育苗计划”,科技服务机构驻点提供研发费用归集、首台套装备认定辅导。年度新增科技型企业87家,4家企业获评市级“小巨人”,其中某光电企业填补国内晶圆检测设备技术空白。
六、数字基建强化产业支撑能力
超前布局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引进工业云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设计协同与远程运维。建成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吸引12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入驻。启动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实时监测供应链波动并预警,重点行业产能调配响应速度提升60%。
七、开放协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项。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引进环保新材料生产线。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设立海关监管场所,助力装备制造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举办国际智能制造论坛等品牌活动,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3个。
八、生态优化提升综合承载能级
实施“梧桐树计划”,投入1.2亿元改善园区生活配套,建成人才公寓与体育中心。开通企业通勤专线,缩短重点企业员工通勤时间。推出“辛智汇”政策计算器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键匹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联盟。推行柔性监管机制,对57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
津南区辛庄镇通过机制创新与生态重构,实现资源要素高效聚合。近三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达15%,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升至38%,形成以智能科技为引领、先进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将持续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双融合,打造更具韧性的实体经济新高地。
一、深化转型升级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动态企业数据库,依据创新潜力与市场前景筛选重点转型对象。通过“一企一策”政策包精准推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智能化改造。引入第三方技术评估机构,协助51家企业优化55个技术改造方案。重点支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池,联合金融机构开发“技改贷”等专项产品。部分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实现能耗降低30%,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5%。
二、政企协同机制破解发展堵点
组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三个产业帮扶专班,配备专业服务管家。建立“月度经济会诊”制度,综合用电量、订单指数、税务申报等20项指标构建企业健康模型。2023年累计解决物流通道受阻、特种设备检测等关键诉求73项。创新“云端税务管家”系统,实现留抵退税审批时限压缩至48小时,帮助制造业企业年度新增流动性资金超千万。
三、产融结合构建金融服务矩阵
升级“融资直通车”平台,整合银行、担保、创投等8类金融资源。针对科技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对64家企业实施分级授信管理。组织“融资路演周”促成银企对接111次,其中某精密仪器企业获得单笔2亿元战略投资。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扶持集成电路、新能源领域成长型企业,形成“债权+股权”双轮驱动模式。
四、空间重构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建立闲置资产数字地图,对低效厂房实施“腾笼换鸟”。通过产权置换、租赁升级等模式盘活8500平方米工业空间,引入医疗机器人研发中心等项目。对亩均税收未达标企业实施“红黄牌”预警,推动10家低效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焕发活力。同步升级改造10家规上企业生产环境,配套建设智能仓储中心与检测共享平台,物流周转效率提升40%。
五、梯度培育打造创新企业集群
构建“科技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三级培育体系。开设“辛庄创新讲堂”,联合高校开设专利导航课程,2023年完成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增长150%。建设精密制造等产业实训基地,定向培养技能人才300余人。实施高新企业“育苗计划”,科技服务机构驻点提供研发费用归集、首台套装备认定辅导。年度新增科技型企业87家,4家企业获评市级“小巨人”,其中某光电企业填补国内晶圆检测设备技术空白。
六、数字基建强化产业支撑能力
超前布局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引进工业云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设计协同与远程运维。建成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吸引12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入驻。启动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实时监测供应链波动并预警,重点行业产能调配响应速度提升60%。
七、开放协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项。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引进环保新材料生产线。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设立海关监管场所,助力装备制造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举办国际智能制造论坛等品牌活动,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3个。
八、生态优化提升综合承载能级
实施“梧桐树计划”,投入1.2亿元改善园区生活配套,建成人才公寓与体育中心。开通企业通勤专线,缩短重点企业员工通勤时间。推出“辛智汇”政策计算器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键匹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联盟。推行柔性监管机制,对57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
津南区辛庄镇通过机制创新与生态重构,实现资源要素高效聚合。近三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达15%,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升至38%,形成以智能科技为引领、先进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将持续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双融合,打造更具韧性的实体经济新高地。
天津津南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津南开发区与天津企联共促产融合作新机遇
2025-08-29
津南旅游融合谋新篇 综合收入冲刺五亿元
2025-08-29
津南区聚力重大项目 构筑工业发展新高地
2025-08-29
津南区双港镇强化招商引资助企融资新突破
2025-08-29
津南区咸水沽镇打造高质量招商引资新高地
2025-08-29
津南区创新审批服务模式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2025-08-29
双港镇烁维广场招商引资推动区域经济升级
2025-08-29
创新潮涌葛沽镇 政企合力绘就转型新图景
2025-08-29
津南区以特色小镇建设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
2025-08-29
津南小站米立方水世界引领文旅产业新风向
2025-08-29
津南区聚焦招商引资加速民心工程建设会议
2025-08-29
山东知名企业家赴天津津南区考察 共商合作发展新机遇
2025-08-29
天津津南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津南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9-10
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通知
2024-07-15
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的通知
2024-05-30
天津市津南区投资促进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2024-05-20
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区级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的通知
2024-04-09
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八里台镇澜海庄园小区(天津星耀投资有限公司)、天...
2023-12-20
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辛庄镇鑫濠广场(天津市尊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大火...
2023-12-04
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辛庄镇鑫濠广场(天津市尊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存在重...
2023-09-06
天津津南区产业园区
天津津南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津南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