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口岸强化节令食品安全监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食品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随着传统消费旺季到来,天津海关部门聚焦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中秋佳节刚过,国庆消费热潮将至,监管部门以保障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风险监测与精准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模式,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区域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一、构建节令食品专项监管体系
针对节日市场肉类、酒类、奶制品等热销商品特性,天津建立风险预警清单机制。监管部门运用大数据分析近年贸易数据及质量通报,将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水产制品等七大类商品列为重点监控对象。通过建立"提前申报—分类布控—现场快检"三级筛查程序,实现对高风险商品精准锁定。检验现场配备智能化检测设备,对产品标签、添加剂使用等53项指标实施快速初筛,压缩通关时长40%以上。
二、创新技术防控食品质量风险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优势,天津建成覆盖生物毒素、农兽药残留等214个检测项目的分析体系。首次引入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实现食源性致病菌30分钟内精准溯源。在调味品监管领域,创新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非法添加物实现痕量检测,检测精度达万亿分之一。本年度通过技术手段拦截含二氧化硫超标海产品、含违禁着色剂糖果等不合格商品127批次,同比增加23%。
三、健全全链条质量追溯机制
推行"境外预检+口岸查验+后续监测"闭环管理模式。联合海关建立出口国食品生产企业注册数据库,对境外278家肉类企业、145家乳制品企业实施动态分级管理。在国内流通环节试点"智慧溯源"工程,在6家大型商超部署进口商品电子追溯终端,消费者扫码可获取商品检验报告、物流轨迹等12项信息。针对不合格商品建立"口岸拦截—退运销毁—违规通报"处置流程,本年度已依法退运重金属超标干果类产品35吨。
四、强化多部门协同共治格局
建立市场监管、公安、卫健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专项行动。重点排查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非食用物质添加等违法情形,立案查处篡改保质期酒类产品案件4起。在冷链食品监管领域启用智能温控监测设备,对3个主要码头实施24小时温湿度监控。联合消费者协会开通节日食品安全专线,设置基层社区检测点42个,已接收市民送检样品213件。
五、优化进口食品供给生态
2023年1-8月口岸数据显示,天津进口食品贸易呈现量质齐升态势。进口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8.3%,其中优质乳制品、精品粮油增幅达15%。监管部门同步推出"合格评定"便利措施,对125家认证高级企业实施"查验后放行"模式,保障节日市场供应效率。国庆前夕联合电商平台开展进口食品科普宣传,累计发布消费提示37条,覆盖人群超千万人次。
当前天津正加快构建现代化口岸监管体系,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食品安全治理。监管部门将持续聚焦社会关切,以科技创新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