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智造再攀高峰 巨型智能起重机问鼎行业制高点
智能制造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天津市招商引资战略再结硕果,天津港集团金岸重工公司打造的"大型智能化门座式起重机"项目成功入选省级重大创新产品名录。该项目攻克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港口装备领域实现从追赶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全球港口自动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一、行业痛点催生创新需求
全球港口作业规模持续扩张,传统门座式起重机在效率、安全及智能化方面日益显露不足。其智能化水平有限导致操作精度低、人工依赖度高;主体结构笨重带来能耗剧增与基建成本高企难题;安全监测手段落后则埋下运行隐患,亟需通过技术创新构建高效、安全、节能的新型港口装备体系。
二、核心技术实现系统性突破
研发团队聚焦行业三大核心短板:
(一)构建智能控制系统核心算法,实现毫米级吊装轨迹动态修正与多工况自主决策,较传统设备提升转运效率23%;
(二)创新轻量化结构设计范式,融合拓扑优化与高强材料应用,整机自重缩减18%,全生命周期可降低钢结构疲劳损耗52%;
(三)首创多重安全防护矩阵,集成32路传感网络实时监测钢结构应力、传动机构状态及作业区入侵风险,预警准确率达99.6%,实现"设备-环境-人员"三维安全闭环。
三、应用场景重塑作业模式
已投产机组在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完成验证:
(一)智能化系统实现集装箱自动抓取定位,人工干预频次下降76%;
(二)轻量化设计使码头地基承重要求降低20%,新码头建设成本可缩减数百万;
(三)实时诊断平台自动生成设备健康报告,维修响应时间压缩至15分钟,年故障停机减少约800小时。其作业过程全要素数据已接入港口智能管控云平台,为孪生港口建设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四、产业链升级效应显著
该装备通过11项国际认证,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94%。其技术溢出带动区域内12家配套企业技术升级,形成高端液压系统等5条新产业链,促进天津海工装备产业集群能级跃升。国内首批8台订单已在青岛、宁波等主要港口部署,国际订单覆盖东南亚及拉美6国港口,预计三年内创造产值逾40亿元。
五、构建智能港口装备新标准
项目团队主导编制《智能门座起重机安全监测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填补智能起重设备安全认证体系空白。相关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其中起重机多目标协同控制技术入选重点领域技术推广目录,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港口智能装备领域取得规则制定话语权。
该装备的成功研制不仅实现了港口单机设备的智能跨越,更打通了智慧港口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其构建的智能作业单元,天津港正加速建设全球首个全域感知自动化码头集群,为中国参与全球港口现代化治理提供关键技术范式。未来三年,该技术平台将延伸应用至超大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等重型装备领域,持续引领世界港口装备智能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