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深化军民融合 打造国防科技产业新高地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天津市近期出台专项政策,加速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通过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举措,为区域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该政策聚焦航天航空、智能装备、高技术船舶等核心领域,旨在构建全要素、多领域融合的发展格局,提升天津在国家级战略产业中的竞争力。
一、航天产业引领高端制造升级
天津市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研制作为重点工程,依托滨海新区航天产业园,形成从研发到总装的全链条生产能力。目前,天津大运载基地已完成多枚火箭模块化组装,重型运载火箭关键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75%。同步推进"天宫"空间站舱体、"天舟"货运飞船等超大型航天器集成测试业务,吸引逾30家上下游企业聚集。
二、海洋工程装备迈向智能化
临港经济区规划建设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开发采用柔性生产线的智能钻井平台、深海探测设备。其中,医院船与极地科考船项目已实现复合材料船体工艺突破,能耗较传统船舶降低40%。船舶产业联盟联合12家军工单位,推动导航系统、压载水处理等18项技术军转民应用。
三、航空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空港经济区形成"整机制造+关键部件"的航空产业体系,引进无人机整机生产线3条,年产能突破200架。航空维修中心获得国际适航认证,可为C919等机型提供复合材料维修服务。直升机传动系统、航空电子等6类机载设备实现进口替代。
四、国际技术合作深化发展
在国家安全框架下,天津市推动军工企业与欧洲、东南亚国家开展核电压力容器、舰艇动力系统等合作研发。机场地面导航设备联合实验室累计输出技术标准9项,无人机航电系统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五、产业生态体系持续优化
通过军民融合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天津市累计发布军工技术转化目录217项,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3个。专项培训计划培养复合型工程师超800名,建立航天材料、船舶设计等4个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
当前,天津市已形成航天、航空、船舶三大军民融合主导产业,相关领域研发投入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未来将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培育智能无人系统、太空经济等新增长点,力争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防科技创新枢纽。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