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署促发展惠民生活动 聚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与招商引资

小微企业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天津市近日召开促发展惠民生活动部署会,围绕“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主题,以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突破口,统筹推进政策落实、服务优化与招商引资,旨在通过精准施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对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意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市工作部署上来。各参与单位需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形成市、区、街道(乡镇)三级联动机制,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协同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堵点问题,避免政策落地“中梗阻”。同时,将活动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问责,切实以责任压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深化需求调研,精准匹配政策
为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天津将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专项调研。调研工作将覆盖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重点行业,以及科技型、初创型、劳动密集型等不同类型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扩大再生产等环节的资金需求规模、期限、用途及融资偏好。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更新的融资需求数据库,按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标注,为金融机构精准放贷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开设“政策直通车”专栏,编制《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一本通》,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解读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政策,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开展“面对面”解读,确保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和申报便利度显著提升。
三、创新金融供给,降低融资成本
会议明确,要推动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和监管模式上实现系统性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鼓励银行机构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开发特色产品: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推广“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将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纳入质押范围;对制造业企业,推出“设备更新贷”“技改专项贷”,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对初创期企业,重点发展信用类贷款产品,依托企业纳税、社保、用水用电等数据构建信用评价模型,减少对传统抵押物的依赖。在服务流程创新上,推广“线上申请、智能审批、快速放款”模式,整合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部门数据,建立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实现企业信息“一键查询”、贷款申请“一网通办”,将平均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在监管模式创新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行风险容忍度提升机制,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率,鼓励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同时,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对符合条件的“首贷户”给予担保费全额补贴,并落实财政贴息政策,对重点行业企业贷款按LPR的30%给予贴息,综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强化监督考核,确保落地见效
为保障活动有序推进,天津将建立三项闭环管理机制。一是月报公示机制,由金融监管部门牵头,按月统计各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规模、户数、平均利率、首贷户占比、信用贷款占比等核心指标,经审核后在官方平台进行排名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备案审查机制,金融机构需在每月初将上月中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明细、政策落实方案等材料报相关部门备案,监管部门定期开展合规审查,重点核查是否存在“搭售保险”“变相收费”等行为,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三是监督考核机制,将中小微企业服务成效纳入金融机构年度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财政奖补、央行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分配、监管评级等直接挂钩。对考核优秀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奖励;对连续两个月排名靠后、政策落实不力的机构,由市领导进行约谈,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提升服务质效。
五、统筹多重目标,助力高质量发展
通过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天津旨在实现稳增长、优结构、促转型、扩就业、增收入的综合效应。在稳增长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原材料采购和设备更新投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预计全年可带动相关行业产值增长5%以上。在优结构方面,重点向科技型、绿色低碳型中小微企业倾斜资源,对从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给予贷款额度优先、利率优惠,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促转型方面,鼓励企业利用融资资金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扩就业方面,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通过缓解融资压力,帮助企业稳定现有岗位、新增就业岗位,预计全年可新增就业岗位数万个,重点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在增收入方面,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将带动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增长,同时通过减税降费、政策补贴等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间接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
会议指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在政务服务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流程,推行“一业一证”“证照分离”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限。在要素供给方面,保障中小微企业合理用地需求,在产业园区内规划专门区域用于中小微企业发展,实行弹性出让、长期租赁等供地方式;加强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用能补贴。在法治保障方面,完善中小微企业权益保护机制,畅通企业维权渠道,严厉打击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建立账款清欠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七、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天津将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引导。利用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开设活动专栏,及时发布政策解读、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等信息;组织主流媒体深入报道中小微企业通过政策支持实现发展的成功经验,宣传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的先进做法;开展“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主题活动,举办银企对接会、融资洽谈会等,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促进银企精准对接。通过全方位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八、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活动成果
会议强调,促发展惠民生活动不仅要解决当前问题,更要着眼长远,建立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将系统梳理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固化为制度规范,如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调研制度、金融产品创新激励制度、监督考核评价制度等。同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根据经济形势和企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优化政策措施,确保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期保障。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