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年度增加值突破六千六百亿
民营经济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近年来,滨海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强化招商引资、落实惠企政策,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014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55.27万户,新注册13万户,实现增加值66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45%,在税收、就业、科技创新等领域贡献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张,创业活力不断释放
2014年,滨海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5万户,达到55.27万户,较上年增长18.32%,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其中,全年新增注册民营市场主体13万户,同比增幅达49.38%,接近50%的增速反映出民间创业热情持续高涨。这一增长得益于滨海市近年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简化企业注册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通过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等措施,为民营企业开办和发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从行业分布看,新增市场主体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体现出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
二、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2014年,滨海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600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平均水平,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分产业看,民营经济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民营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48%。从贡献度看,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拉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3个百分点,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滨海市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包括落实减税降费、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技术改造等,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税收贡献持续增强,财政支撑作用凸显
2014年,滨海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209.92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快于全市税收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41.51%,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从税收结构看,民营工业企业税收同比增长16.5%,民营服务业企业税收同比增长15.3%,反映出民营经济在工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中的双重贡献。特别是在中小微民营企业方面,通过落实增值税减免、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企业税负有效降低,同时税收贡献能力稳步提升,形成了“减税降费—企业发展—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民营经济税收的稳定增长,为滨海市保障民生支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升级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四、就业吸纳能力突出,民生保障作用显著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4年,滨海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75%,同时吸纳了超过70%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稳定就业大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就业结构看,民营企业在吸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方面表现突出,全年新增民营企业就业岗位8.2万个,占全市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此外,民营企业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民营经济的就业吸纳作用,不仅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还通过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滨海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滨海市民营企业科技实力明显增强,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全年新增民营科技型企业1.42万家,占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96%,累计达到5.82万家,在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占比高达96%。同时,新增民营科技小巨人企业532家,占全市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的84%,累计达2490家,占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总量的83%。这些数据表明,民营企业已成为滨海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科技型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全市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72%,有效推动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六、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滨海市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2014年,滨海市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从市场准入、融资支持、要素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在融资方面,建立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设立专项信贷额度,全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7%,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要素保障方面,保障民营企业用地需求,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强人才引育,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引进补贴、子女教育保障等服务。在权益保护方面,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七、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区域竞争力增强
随着民营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滨海市民营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为主导的民营产业集群,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集聚民营企业300余家;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民营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35%,物流企业达1200余家。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业协作效率,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配套,推动了民营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产业集群还吸引了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进一步壮大了民营经济规模,形成了“集群发展—要素集聚—创新提升”的良好发展格局。
八、开放合作步伐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
2014年,滨海市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8%,其中出口额增长24.5%,主要涉及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轻工产品等。民营企业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跨国并购等方式,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滨海市通过举办民营经济国际合作交流会、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咨询、通关便利、融资支持等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民营经济开放合作的深化,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竞争力,还为滨海市对外开放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滨海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滨海市民营经济在市场主体、经济总量、税收贡献、就业吸纳、科技创新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未来,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滨海市民营经济有望实现更大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张,创业活力不断释放
2014年,滨海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5万户,达到55.27万户,较上年增长18.32%,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其中,全年新增注册民营市场主体13万户,同比增幅达49.38%,接近50%的增速反映出民间创业热情持续高涨。这一增长得益于滨海市近年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简化企业注册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通过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等措施,为民营企业开办和发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从行业分布看,新增市场主体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体现出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
二、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2014年,滨海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600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平均水平,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分产业看,民营经济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民营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48%。从贡献度看,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拉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3个百分点,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滨海市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包括落实减税降费、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技术改造等,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税收贡献持续增强,财政支撑作用凸显
2014年,滨海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209.92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快于全市税收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41.51%,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从税收结构看,民营工业企业税收同比增长16.5%,民营服务业企业税收同比增长15.3%,反映出民营经济在工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中的双重贡献。特别是在中小微民营企业方面,通过落实增值税减免、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企业税负有效降低,同时税收贡献能力稳步提升,形成了“减税降费—企业发展—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民营经济税收的稳定增长,为滨海市保障民生支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升级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四、就业吸纳能力突出,民生保障作用显著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4年,滨海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75%,同时吸纳了超过70%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稳定就业大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就业结构看,民营企业在吸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方面表现突出,全年新增民营企业就业岗位8.2万个,占全市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此外,民营企业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民营经济的就业吸纳作用,不仅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还通过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滨海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滨海市民营企业科技实力明显增强,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全年新增民营科技型企业1.42万家,占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96%,累计达到5.82万家,在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占比高达96%。同时,新增民营科技小巨人企业532家,占全市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的84%,累计达2490家,占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总量的83%。这些数据表明,民营企业已成为滨海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科技型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全市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72%,有效推动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六、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滨海市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2014年,滨海市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从市场准入、融资支持、要素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在融资方面,建立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设立专项信贷额度,全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7%,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要素保障方面,保障民营企业用地需求,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强人才引育,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引进补贴、子女教育保障等服务。在权益保护方面,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七、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区域竞争力增强
随着民营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滨海市民营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为主导的民营产业集群,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集聚民营企业300余家;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民营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35%,物流企业达1200余家。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业协作效率,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配套,推动了民营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产业集群还吸引了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进一步壮大了民营经济规模,形成了“集群发展—要素集聚—创新提升”的良好发展格局。
八、开放合作步伐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
2014年,滨海市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8%,其中出口额增长24.5%,主要涉及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轻工产品等。民营企业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跨国并购等方式,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滨海市通过举办民营经济国际合作交流会、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咨询、通关便利、融资支持等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民营经济开放合作的深化,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竞争力,还为滨海市对外开放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滨海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滨海市民营经济在市场主体、经济总量、税收贡献、就业吸纳、科技创新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未来,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滨海市民营经济有望实现更大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普洛斯静海产业园助力京津一体化升级打造区域核心枢纽
2025-08-17
奇虎360考察天津京滨工业园 深化招商引资合作共识
2025-08-17
上海离退休老干部赴西青考察 共话文旅融合与招商引资
2025-08-17
尚达国际北方总部选址天津开发区 推动招商引资新突破
2025-08-17
泰达美克战略携手 滨海新区汉沽启建现代商业共同体
2025-08-17
滨海新区新增8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 占全市总量三成
2025-08-17
首批22家能源化工企业陆续入驻天津开发区南港工业区
2025-08-17
天津开发区振威展览新三板挂牌 民营会展龙头再启新程
2025-08-17
全国健身秧歌比赛安徽落幕 天津塘沽街队揽双项冠军
2025-08-17
生态城启动百强企业服务季 创新政务导航助力产业发展
2025-08-17
南港工业区:以优质项目增强产业吸附力 驱动区域发展
2025-08-17
天津交易团广交会二期成交1.18亿美元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2025-08-17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