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改革赋能市场活力 新增市场主体彰显发展动能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据滨海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信息,2015年,滨海新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截至2015年底,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8962户,同比增长31.16%,市场主体总量达127084户,同比增长28.82%,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商事制度改革为市场准入松绑减负
2015年,滨海新区扎实推进市场和质量监管体制改革,将落实市场主体准入“先照后证”改革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梳理前置审批事项清单,大幅缩减企业设立登记前需办理的许可审批环节,允许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再根据经营需要办理相关行业许可,有效解决了以往“办照难、准入慢”的问题。同时,新区扩大许可经营项目筹建登记范围,对涉及前置审批但暂未取得许可的企业,允许其以“筹建”名义开展前期筹备工作,为企业抢抓市场机遇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新区全面完成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
一、一证一码”改革,将原本需分别向市场监管、税务、质监等部门申请的三个证件,整合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一照通行”,显著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审批流程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登记效率,滨海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实施联合审批办理机制,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平台,统一登记条件、登记流程和申请材料标准,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针对企业注册核准环节,新区扩大独任核准覆盖范围,选拔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独任核准员,赋予其对简单登记事项的独立审批权,独任核准人员占比达到80%,有效减少审批层级和流转时间,企业注册登记效率大幅提升。通过流程再造和服务优化,新区市场主体从申请到领取营业执照的平均时间显著缩短,政务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为企业开办和发展营造了高效便捷的环境。
三、市场主体结构优化折射发展新活力
2015年滨海新区新增市场主体呈现“量质齐升、结构优化”的特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新增内资企业18457户,注册资金3219.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98%和110.18%,反映出国内资本对滨海新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新增外资企业626户,注册资金200.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5.63%和159.22%,外资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双增长,体现了滨海新区招商引资环境的持续优化和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新增个体工商户9731户,申报资金9.49亿元,成为吸纳就业、活跃城乡市场的重要力量;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8户,申报资金7.18亿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元化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共同构成了滨海新区经济繁荣的生动图景。
四、市场活力迸发助力区域经济稳健增长
随着市场主体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量的稳步提升,滨海新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户,实有市场主体达127084户,同比增长28.82%,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新增市场主体在带动就业、促进创新、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强劲增长,推动了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完善,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滨海新区通过持续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搭建服务发展新平台,不仅激发了本土创业创新热情,也吸引了更多外来资本和人才汇聚,为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2015年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是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的直接体现,也是区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有力证明。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新区成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便捷、高效的环境,也为后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