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GDP稳健增长 京津冀协同引内资占半壁江山
京津冀经济圈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面对复杂经济形势,滨海新区经济运行展现韧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本年度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显著增长,招商引资成效突出,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下,实际利用内资中来自北京的资金占比约达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指标保持增长
滨海新区在面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偏弱、出口增长困难以及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经济依然实现了稳健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在本年度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3.1%,展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和发展活力。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同样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投资额达到4612.2亿元,同比增长10.1%,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内资引进贡献突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滨海新区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其拉动作用日益显现。在实际利用内资方面,总额达到818.2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来自北京的资金占比约为一半,成为推动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滨海新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外资利用稳步提升
在对外开放方面,滨海新区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99.1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显示出区域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这得益于滨海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外资企业在区内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滨海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航空航天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6.9%,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0.4%,环保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1.6%。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有效推动了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五、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本年度以来,滨海新区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建设,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253个,竣工项目117个,在建项目878个,这三项数据均多于去年同期,表明滨海新区项目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都在不断提升。其中,京津城际延长线和于家堡高铁站的投用,进一步完善了区域交通网络,为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银企对接成效明显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滨海新区积极开展多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促进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前三季度,共落实贷款6602笔,贷款总额达到1572亿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保障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七、自由贸易试验区效应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其效应持续释放。本年度前三季度,三个片区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倍以上,注册资金同比增长2倍以上。这充分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市场主体入驻,激发了区域市场活力。
八、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丰硕,创新驱动作用凸显
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为滨海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年度前三季度,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751家,新增小巨人企业154家。这些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壮大,不仅提升了区域的创新能力,也为滨海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滨海新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在未来的发展中,滨海新区将继续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