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62个街心公园改扩建过半 绿色生活触手可及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滨海新区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招商引资的同时,始终将生态民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全区着力推进的62个街心公园提升改造及新建工程目前已完成过半,近半数公园已竣工投用,部分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画卷正逐步铺展,让市民在家门口即可尽享绿色福祉。
一、规划先行: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园生活网络
滨海新区立足城市发展实际与居民需求,将街心公园建设纳入全域生态规划体系,着力构建“15分钟公园生活圈”。结合区域人口分布、社区密度及现有绿地资源,规划团队科学选址,重点在老旧小区周边、新建居民区及商业集中区域布局公园点位,确保公园服务半径覆盖更多市民。同时,通过串联街角绿地、口袋公园与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网络,让碎片化的绿色空间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生态纽带,为城市增添“绿肺”功能。
二、生态为基:打造多功能复合绿色空间
已竣工的街心公园以“生态优先、自然和谐”为设计理念,在提升绿化覆盖率的同时,注重生态功能与实用价值的融合。公园内广泛选用乡土树种及适应性强的植被,构建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营造四季有景的植物景观,既提升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又降低了养护成本。部分公园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设施,实现雨水自然渗透与收集利用,增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此外,公园内合理设置健身步道、休憩座椅、儿童活动区等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休闲需求,让绿色空间成为集生态涵养、运动健身、邻里交往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三、民生为本:让公园成为社区“幸福载体”
街心公园的建成投用,直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在已开放的公园内,清晨可见老人打太极、练健身操,午后有家长带孩子嬉戏玩耍,傍晚则成为年轻人散步聊天的好去处。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更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新阵地,邻里间的交流互动在此增多,社区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有居民表示,过去小区周边缺乏像样的绿地,如今下楼就是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这种“家门口的绿色福利”,正是滨海新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推动城市建设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的生动体现。
四、精细建设:严把工程质量与进度关
为确保公园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滨海新区建立了“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机制,明确各项目的建设主体、责任单位及时间节点,定期开展进度调度与质量督查。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绿色施工标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注重细节打磨,从铺装材质的选择到景观小品的设计,均力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于基本完工的项目,提前组织人员进行预验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项目竣工后即可投入使用,让市民尽早享受建设成果。
五、长效管护:保障绿色福祉持续惠民
公园“建得好”更要“管得好”。滨海新区提前谋划公园后续管理维护工作,建立专业养护团队,制定常态化管护方案,对植被修剪、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等工作明确标准与频次。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管护模式,鼓励周边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公园日常管理与监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部分公园还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通过安装监控设备、智能灌溉系统等,提升管护效率,确保公园长期保持整洁优美的环境,让绿色福祉持续惠及市民。
六、未来展望:加速推进生态民生工程落地
目前,62个街心公园建设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剩余项目将在优化施工流程、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下一步,滨海新区将继续以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持续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在更多区域布局绿色空间,不断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通过街心公园等民生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让滨海新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市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