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亮相联合国 分享可持续城市建设实践经验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典范,近日受邀在联合国总部分享建设经验。该生态城通过创新规划、生态修复、绿色技术应用及招商引资等举措,将昔日盐碱荒滩打造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城,其发展模式已在国内多地推广,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跨国合作的规划起点。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选址于天津滨海新区一片盐碱荒滩,旨在探索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全新路径。项目规划以“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为核心理念,从建设初期就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通过两国专家联合编制规划方案,融合国际先进经验与中国本土实际,为生态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实践。面对盐碱化程度高、植被覆盖率低的先天条件,生态城重点推进土壤改良与水循环系统建设。通过采用“淋盐洗碱+生物改良”组合技术,逐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同时构建“雨水收集—中水循环—污水处理回用”的全流程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经过持续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昔日荒滩已成为绿树成荫、水系环绕的宜居空间。
三、绿色建筑与能源系统构建。生态城在建设过程中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建筑10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鼓励采用被动式设计、节能建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在公共建筑、居民社区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持续提升,有效降低了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压力。此外,生态城还建立了绿色建筑产业链,吸引相关研发、设计、施工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四、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围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生态城构建了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的循环经济体系。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推行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与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能源回收;在工业领域,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物料循环利用,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通过一系列举措,生态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五、智慧城市与民生服务融合。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生态城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对交通、安防、市政设施、环境质量等领域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在民生服务方面,生态城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行“15分钟生活圈”规划,确保居民步行范围内即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同时,通过智慧政务平台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
六、招商引资与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城将招商引资与绿色产业培育相结合,重点吸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落户。通过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等举措,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形成了以绿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不仅为生态城带来了经济活力,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
七、经验复制与国内推广实践。凭借在可持续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生态城的发展理念与实践经验已逐步在国内其他区域推广应用。通过与多地开展合作,生态城输出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模式,助力其他城市解决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在部分滨海城市的盐碱地治理、中西部城市的绿色园区建设中,生态城的经验为当地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国内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
八、国际交流与全球发展贡献。此次受邀在联合国总部分享经验,是生态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案例,生态城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全球多个城市建立了伙伴关系,共同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其从盐碱荒滩到绿色新城的转型实践,为发展中国家城市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为全球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跨国合作的规划起点。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选址于天津滨海新区一片盐碱荒滩,旨在探索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全新路径。项目规划以“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为核心理念,从建设初期就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通过两国专家联合编制规划方案,融合国际先进经验与中国本土实际,为生态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实践。面对盐碱化程度高、植被覆盖率低的先天条件,生态城重点推进土壤改良与水循环系统建设。通过采用“淋盐洗碱+生物改良”组合技术,逐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同时构建“雨水收集—中水循环—污水处理回用”的全流程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经过持续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昔日荒滩已成为绿树成荫、水系环绕的宜居空间。
三、绿色建筑与能源系统构建。生态城在建设过程中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建筑10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鼓励采用被动式设计、节能建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在公共建筑、居民社区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持续提升,有效降低了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压力。此外,生态城还建立了绿色建筑产业链,吸引相关研发、设计、施工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四、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围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生态城构建了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的循环经济体系。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推行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与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能源回收;在工业领域,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物料循环利用,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通过一系列举措,生态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五、智慧城市与民生服务融合。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生态城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对交通、安防、市政设施、环境质量等领域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在民生服务方面,生态城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行“15分钟生活圈”规划,确保居民步行范围内即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同时,通过智慧政务平台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
六、招商引资与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城将招商引资与绿色产业培育相结合,重点吸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落户。通过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等举措,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形成了以绿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不仅为生态城带来了经济活力,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
七、经验复制与国内推广实践。凭借在可持续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生态城的发展理念与实践经验已逐步在国内其他区域推广应用。通过与多地开展合作,生态城输出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模式,助力其他城市解决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在部分滨海城市的盐碱地治理、中西部城市的绿色园区建设中,生态城的经验为当地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国内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
八、国际交流与全球发展贡献。此次受邀在联合国总部分享经验,是生态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案例,生态城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全球多个城市建立了伙伴关系,共同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其从盐碱荒滩到绿色新城的转型实践,为发展中国家城市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为全球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东疆保税港将建常青藤国际艺术中心 助力文化贸易升级
2025-08-16
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审批严格优化助力招商引资提速
2025-08-16
沧州经济开发区与天津地毯产业园深化合作共促招商引资
2025-08-16
滨海新区举办知识产权投融资培训赋能科创企业招商引资
2025-08-16
滨海新区强化企业改革支撑机制 全面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2025-08-16
滨海新区携手新希望集团设立百亿基金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025-08-16
滨海新区以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25-08-16
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共议民营经济革新促招商引资新格局
2025-08-16
滨海新区与曹妃甸区深化协同发展 共谋产业合作新篇章
2025-08-16
滨海新区与深圳智能产业深化合作 共筑高端科技生态圈
2025-08-16
滨海新区招商引资推动科技创新升级助力企业发展新格局
2025-08-16
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滨海中关村助力科创发展
2025-08-16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