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知识产权局拟定的西青区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政策文号:西青政办发〔2017〕33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知识产权局拟定的西青区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号大中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区知识产权局拟定的《西青区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8月16日(此件主动公开)西青区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区知识产权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和运用规划》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17〕47号),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开放协同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先进制造和创新驱动为主攻方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有效运用,推动能力提升和环境优化,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全国先进、作用明显的知识产权强区,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我区知识产权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知识产权体系更加健全,形成创造高质、管理科学、运营活跃、服务完善、保护严格、环境优良的良好格局。知识产权法制环境更加完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树立,侵权案件得到及时处理,被侵权企业得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区县前列。有效专利总量达到1.5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有专利企业总量达到1500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1万件,驰名商标达到20件。在全市率先建成知识产权强区。二、任务与措施(一)促进知识产权提质增量,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工作理念,围绕产业链找准创新点,围绕创新点布局专利群,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在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和试点示范工作中强化专利质量导向,建立专利申请质量检测和反馈机制。1.实施有专利企业升级行动。继续推进企业专利“管理、人员、申请”三个零突破,不断壮大有专利的企业队伍。引导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特色的专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全区有专利企业的梯队化发展。按照我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方案和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通过加强政策的分类引导和分层推进,提升拥有专利的科技型企业比例,鼓励发明专利申请,提升拥有发明专利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比例。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运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拥有高价值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比例。结合国家和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继续开展好专利布局试点工作。每年开展15—20项产品专利布局,“十三五”期间累计支持专利试点企业开展100项产品专利布局,以强化专利优势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2.培育专利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群。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工作,强化产品国内外市场专利布局。推进产学研合作,围绕国际国内市场规模较大的创新产品,开展高质量专利科学布局。对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产品的二次开发,进行研发方向上的专利检索和已有专利的价值分析,同时开展专利布局,有效减少研发成本和进行必要的新产品市场保护,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形成一批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和专利密集产品的专利重点企业,培育一批重点行业具有专利优势产品(技术)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100家左右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一批有效专利量过百的企业。(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区工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配合)3.加快PCT专利申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口龙头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和国家、天津市专利资助政策,加快自主创新,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专利,通过PCT途径申请产品出口目标国专利,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加强对企业PCT专利申请指导,加大PCT专利申请资助力度。培育若干家能提供PCT专利代理服务的服务机构,PCT专利申请量取得明显突破。(区知识产权局、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加强对街镇、西青开发区专利工作引导。鼓励企业与资质齐全、服务水平高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建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工作业绩档案,优化服务资源。开展对街镇、开发区专利创造效果的考核评价。每年举办2期针对服务机构、产业龙头企业的专利布局实战培训班,增强专利工作者队伍,提升专利管理水平。(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以增强全区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专利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开展产业专利分析评价和专利布局,探索专利交易运营的有效路径和手段,构建产业专利联盟等,提升专利对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支撑力,加快专利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融合。5.统筹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支柱产业。围绕西青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青分园、南站科技商务区等园区建设,推进国家级、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构建园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中开展专利导航。培育一批核心知识产权密集、知识产权服务聚集的国家级、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区知识产权局、区工信委、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镇、西青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6.培育一批专利密集型产业。制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目录,研究制定有利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围绕我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培育3-5个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专利密集度高的专利优势产业。在区重点产业中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中实施专利发展战略。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前瞻性的专利检索、价值分析和布局保护,培育1000件左右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区工信委、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7.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围绕我区先进制造产业领域中的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支持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完善实验室、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鼓励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科学布局,引进国内外核心技术专利,形成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一批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支持传统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新的自主知识产权。(区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版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快知识产权强企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8.加快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培养一批有产品、有销售、有专利的“三有”科技型企业;大力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_2013)国家标准,引导企业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推动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贯标工作。推进收入过亿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规范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支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推动培育有一定国际市场份额,创新集成度高的“千件专利”企业集团。(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9.推动产业专利联盟建设。引导和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起组建产业专利联盟,鼓励联盟单位围绕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构筑产业专利池,探索专利交易运营的有效路径和手段,建立基于专利的利益分享机制,支持联盟开展专利分析评议和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十三五”期间推动建立若干个产业专利联盟,在一批特色产业上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四)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夯实知识产权发展优势10.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低成本、便捷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依托具有知识产权融资项目的金融机构,搭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活动。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创新交易产品和服务内容。支持利用“互联网+”等新手段,拓展企业专利产品销售空间,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创新试点示范。(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区金融办、区工信委、区财政局、中北镇、精武镇配合)11.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评估、金融、咨询、法律等业态,增加知识产权服务产品供给。建设好已经获批的中北高新区和学府高新区两个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工作,形成一批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券试点,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督,规范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区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北镇、精武镇配合)12.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对接,提升服务水平。举办各类发明展和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为中小企业、青年学生等提供展示创新、创意、创造成果的平台。支持各类众创空间发展,完善针对创业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与服务配套。(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五)加快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构建知识产权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落实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方案,推进与北京市和河北省在知识产权运营、举报投诉、维权援助、立案协助、委托取证等方面的合作。13.建立西青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开展服务京津冀地区专利举报投诉、维权援助、立案协助、委托取证、成果实施转化和流转等方面的服务。结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工作要求,借鉴天津市华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经验,在中北高新区或学府高新区组建面向京津冀的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搭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共享和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共享。(区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北镇、精武镇配合)14.加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依托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天津市知识产权局的工作安排开展三地举报投诉、维权援助、立案协助、委托取证、联合执法、联合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区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版权局、区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15.搭建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共享平台。组织有资质、服务水平较高的服务公司,开展三地知识产权流转和实施转化、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吸引高端人才来西青区发展。探讨知识产权对外交流机制,促进企业拓展国际国内产品市场。(区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版权局、区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六)加强专利保护体系建设,优化专利保护环境。进一步加强专利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深入开展区域专利保护协作,加大对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深化企业专利预警分析,提高创新主体专利保护和维权能力。16.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方案》,强化执法骨干队伍建设。开展街镇、西青开发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知识产权局和西青区法制办组织的行政执法上岗培训,增加区知识产权局持证上岗人员数量。针对已持证在岗的专利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工作负责人开展专利行政执法业务提高培训。(区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法制办按职责分工负责,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17.依法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国知局令第72号,根据市知识产权局的授权,重点打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环境保护等涉及民生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和假冒伪劣行为。根据市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的安排,做好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执法监督。对商业场所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开展集中检查、集中整治、集中办案。探索加强市场主体专利信用体系建设。(区知识产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版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8.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根据市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安排,集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侵权调处和假冒伪劣查处工作,扩大执法办案工作声势,增强执法维权快速反应能力。重点加强对电子商务、文化市场、展会等节点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监管。推进执法办案量质双升,有效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和专利假冒维权案件稳步提升,执法办案的数量和质量居全市前列。(区知识产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版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9.开展企业专利预警分析。将知识产权(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纳入经济活动和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评议程序。指导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和主要产品进行专利风险诊断,提高企业自我保护能力。开展生产型出口企业专利状况调查和分析,引导企业建立专利预警机制。深入开展企业专利保护试点工作,提高企业自我专利保护意识,提高应对专利纠纷的能力。(区知识产权局负责)(七)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健全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依托天津市华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健全西青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运行机制,集聚和整合知识产权运营资源,搭建知识产权信息、专利池、托管运营服务和人才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共享。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专利流转、运营,探索运营模式,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区知识产权局负责)21.探索促进知识产权有效运用的路径和手段。整合区域创新资源、知识产权资源和金融资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化服务支撑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建设西青知识产权运营网,面向天津,辐射京津冀,为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引入创投基金,通过专利成果实施转化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区金融办、区工信委配合)22.提升企业专利运营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间专利权交叉许可,加速专利技术流通,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和风险。加强专利实施许可风险管理,指导企业做好合同登记备案。引导企业加强专利资源分析、整合和利用,实现专利财富价值。(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区金融办、区工信委配合)23.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开展针对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宣讲和实务培训,使企业深入了解相关扶持政策、融资渠道、办理流程等信息。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完善专利流转和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企业与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的金融机构洽谈会商机制,提高质押贷款质量,为科技型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问题。(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区金融办配合)(八)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保障。坚持引进和培养双通道的人才发展模式,组织实施知识产权“133”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本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24.加强专利人才培训。建立专利人才培育基地,组织开展街镇、开发区专利工作人员培训和产业龙头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企业专利管理人员培训等专题培训。组织实施“专利信息大讲堂”等活动,提升企事业单位运用专利信息的技能和水平。通过多渠道合作,建立专利培训师资队伍。到2020年,通过引进、培养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10名、知识产权骨干人才30名、知识产权实务人才300名。(区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人力社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5.壮大专利服务人才队伍。积极组织推荐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人员参加专利代理人执业培训,增加专利代理人持证人员数量。加强中介服务机构人员知识产权培训,衔接利用好市局专利咨询、信息服务、战略研究、资产评估等人员专题培训,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与水平。到2020年,专利服务从业人员规模达到100人以上。(区知识产权局、区人力社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九)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知识普及,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知识产权活动,形成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共同学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社会氛围,大力提升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程度。26.加大专利工作宣传力度。丰富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形式,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科技活动周、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特定时间,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知识产权知识宣传。将专利法、职务发明条例等宣传纳入普法宣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科普宣传、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等活动,开展中小学生专利基础知识普及教育,推动将专利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园区等系列活动,通过宣传展示等方式,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弘扬创新的良好氛围。(区知识产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版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区教育局、区工信委、区商务委配合)27.鼓励全民发明创造。积极组织参加天津市青少年发明家、大学生发明家、巾帼发明家、工人发明家等竞赛和评选活动,激发全社会发明创造热情。鼓励域内高校、中小学举办各类青少年小发明、小设计比赛,辅导学生专利申请。组织举办工业品外观创意设计大赛,提高工业品外观设计水平,增强工业品竞争力。鼓励企事业单位工会设立职工小发明、小创造奖励制度,激发职工参与创新创造的热情。(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区工信委、区教育局配合)(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服务招法提升工作质量。28.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发挥区知识产权强区工程领导小组协调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整体联动效能。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自身能力建设,衔接上级部署,建立区、街镇(西青开发区)和企业三级联动分层合作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立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街镇、开发区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各类奖励制度知识产权评价的权重;建立重大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对全区高新技术领域重大投资项目等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建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服务的专利工作格局,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能力,聚集和培育能满足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服务资源。(区知识产权局、区发改委、区工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版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29.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建设。进一步加快落实西青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建设方案,促进专利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相结合。完善专利相关政策,加大全区专利投入,提高全区专利工作能力和水平。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为知识产权强市做出积极贡献。(区知识产权局牵头负责、区工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版权局、区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街镇、西青开发区配合)30.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政策创新。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围绕西青分园中北高新区和学府高新区两园的产业定位和发展优势,构建园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开展分园特色产业专利导航,争创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支持园区建设市级、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制定完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政策措施,促进人才、项目和企业聚集。(区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北镇和精武镇配合)三、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区知识产权强区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重大问题,推动任务落实。建立健全区、街镇开发区、企业三级知识产工作体系,制定知识产权工作责任考核指标。整合优化区、镇资源,形成区、街镇推动专利发展的工作合力。完善专利统计与评价体系,开展街镇专利实力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二)优化专利发展政策环境。加强专利法规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大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健全完善专利政策体系,深入调研政策需求,认真研究和制定切实有效的专利政策,加强对重点工作的政策保障,强化政策落实。强化专利政策配套性、协调性和带动性。专利资助侧重于具备实验室、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等创新能力较强、产品市场前景较好、已注册商标和品牌的科技型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建立健全专利奖工作机制,突出专利奖励政策的质量导向,对获得国家、天津市专利奖的企业项目和对在技术创新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给予奖励。依据天津市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制定、完善相关政策,落实现有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加快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三)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专利工作强劲合力。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与市场监管局、文广局等部门协调一致的全区知识产权工作良性机制,进一步统筹各类资源,将知识产权工作与其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向利于知识产权发展的方向倾斜。发挥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专利联盟带动作用。加强区、街镇(开发区)、企业三级联动。加强区知识产权局机构建设和职能优化,扩大人员配备,增加资金投入,提升专利工作能力。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法治型”机关,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和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行政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四)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专利管理水平跃升。深化西青区与市知识产权局合作配合,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工作指导。建立西青区与其它区县以及京津冀、外省市专利合作与交流长效工作机制,拓展合作渠道和形式,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
天津西青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关于印发《西青区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4-06-03
关于西青区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2024-05-16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4-01-23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4-01-18
2023年精武镇政府工作报告
2023-12-29
关于西青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2023-12-29
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