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政策文号:西青政办发〔2017〕53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字号大中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局,各直属单位:《西青区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西青区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为贯彻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津政办发〔2017〕78号)精神,推动我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加快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区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转变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培养新增量、新动能,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转型升级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走企业创新驱动的转型之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有效提升企业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生产。3.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型升级重要方式。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从规模、品牌效益向品质、特色效益转变,实现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4.坚持把工业园区和楼宇作为转型升级主要载体。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加快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升级,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引导全区楼宇提质增效,增强楼宇综合竞争力。(三)发展目标 2017年至2020年,通过4年努力,实现800家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转型企业创新能力增强,质量效益提升,整体利税总额提高50%以上;保持和带动就业,从业人员增加15%;载体提升明显,示范工业园区每公顷上交税收提高50%以上,盘活空置楼宇面积42.4万平方米。资源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下降,努力实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动能转换、提质增效、保持就业和节约资源。二、主要路径 通过产业转型一批,鼓励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企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应用等转型;通过改造提升一批,支持中小企业设备升级、信息化应用、研发“专精特新”产品、开展精益管理、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通过结构调整一批,推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关停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通过载体升级一批,推进园区和楼宇等企业发展载体升级,构建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一)产业转型。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引入创新元素,优化商业模式,向科技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应用转型。1.向科技型转型。通过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打造企业研发创新载体,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优势重点企业向高端化迈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四年完成传统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120家。(区科委负责)2.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通过引导中小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优化全区中小企业产业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的前沿化发展。围绕高端高新产业,引导转型意愿强烈、转型条件成熟的企业优先进入机器人、三维(3D)打印设备、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四年完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企业4家。(区发改委负责)3.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引导优质传统制造业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升全区中小企业服务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四年完成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企业8家。(区发改委负责)4.向应用电商转型。开展以“应用电商”为中心的新一轮电子商务转型路径,帮助企业适应“互联网+”形势,改善供应链管理水平,提高西青产品在网络零售市场的占有率。推动传统商贸业向电商业务转型。四年完成应用电商转型企业25家。(区商务委负责) (二)改造提升。通过设备升级、融入“互联网+”、培育专精特新产品、推进精益管理等措施,将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为高端制造业。1.促进设备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快装备改造升级,提高企业设备更新率、研发制造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提升企业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四年完成实现设备升级企业125家。(区工信委负责)2.推进智能制造与“互联网+应用”。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管理服务、工业云、创新创业等服务平台,加大支持制造业借助互联网实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理念创新。加快推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四年完成智能制造与“互联网+应用”项目25家。(区工信委负责)3.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围绕《西青区高端产业目录(2016-2020年)》重点领域,支持我区制造业企业产品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四年申报认定天津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40个。(区工信委负责)4.推进精益管理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以西青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青分园和三个示范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力,促进中小企业依靠创新管理提质增效。通过企业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分类指导相结合、试点示范与面上推进相结合等方式,努力推动形成一大批模式新、水平高、绩效佳的精益管理创新企业。四年全区共创建精益管理创新企业140家。(区工信委负责)5.专利提升。深化企业专利试点工作,加强专利保护,深化专利服务,深入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四年全区实现专利提升企业240家。(区科委负责)6.全面加强天津名牌产品建设。以推动技术核心、打造天津名牌产品为重要抓手,加大天津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抢抓市场活力,实施天津名牌产品培育计划,以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以及高端快消品等消费品行业为重点,培育一批、打造一批、提升一批天津名牌产品企业,增强企业品牌优势、推进天津名牌建设,提高区域企业影响力。四年全区共培育中小企业品牌企业40家。(区市场监管局、区工信委负责)(三)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推进兼并重组和股改上市,实现企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模式提升。1.关停淘汰污染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工作新要求,加大对污染企业执法监管力度,对污染严重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对于产能过剩行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环保部门在加强环保管理和日常监管的同时,鼓励企业改进提升污染防治设施、装备及运维水平,督促重点排污企业主动公开自行监测和污染排放相关信息,接收社会监督。严格环境保护执法,依法依规关停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区环保局负责)2.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完善我区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制定并实施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结合“四清一绿”和“建设美丽西青”行动,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督促企业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拆除落后设施装置,防止落后产能转移,对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区工信委负责)3.推进企业股改上市挂牌。完善全区上市后备库,支持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企业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上市和挂牌,扩大企业融资规模。实时跟踪股改上市企业工作进度,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协调解决后备企业上市、挂牌过程中各种困难,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开展企业家上市挂牌培训,拓宽典型示范、交流学习等宣传渠道,激发企业上市热情。四年完成企业股改35家。(区金融办负责)4.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借助项目合作带动资本混合,加强合资合作,促进社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出清一批空壳企业、出让一批低效企业和支持混改一批潜力企业的改革。(区国资委负责)(四)载体升级。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和楼宇转型升级,优化功能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1.园区升级。通过提升示范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优化功能布局,提高承载能力,实现提质增效。完善布局规划,创新开发机制,加强基础建设,集聚发展产业,加快示范园区转型升级,打造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坚持将重大工业项目作为推动示范园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推进格局,促进园区延伸主导优势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型产业、新型业态。加快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青分园建设,打造产学研充分结合、科研成果加速转化的新平台。(区工信委、区科委负责)2.楼宇升级。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楼宇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降低楼宇空置率。充分利用楼宇对相同、相关企业的吸附作用,更大规模地实现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才集聚、信息集聚,增加产业辐射力、带动力,成为创业创新企业的重要平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区工信委负责)3.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升级。通过政策引导、组织推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辅导服务功能、运作规范、业绩突出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完善创业创新政策和服务措施,推广有效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示范基地载体功能建设和创业创新服务水平的提升,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利用示范基地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区工信委负责)三、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节能环保和载体升级等现有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市级有关部门政策及资金支持。(一)支持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对新认定(含新引进)的国家级企业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新认定(含新引进)的市级企业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被列为市级科技领军企业的,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列入区级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助100万元。对全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被列为市级“杀手锏”产品的企业,给予不超过1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区科委、区工信委负责)(二)支持企业设备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坐落在西青区,并在本区注册纳税的工业企业利用国内银行贷款或自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按照投入资金的6%给予扶持。其中,改造投资额利用银行贷款的投入须不低于200万元,自筹资金的投入须不低于100万元。对纳入市中小企业局技术改造扶持资金的项目,参照《西青区鼓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对市资金支持不足部分,由区财政将不足部分补齐。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加快装备改造升级改造专项资金采取后补助方式,在获得市级5个百分点补贴的基础上,西青区根据政策规定再补贴2个百分点。(区工信委负责)(三)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企业和单位,按其节能项目的节能量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400元
天津西青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关于印发《西青区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4-06-03
关于西青区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2024-05-16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4-01-23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4-01-18
2023年精武镇政府工作报告
2023-12-29
关于西青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2023-12-29
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