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号大中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西青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西青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优质高效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 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加快落实《西青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进一步完善区级、街镇、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群众健康全程服务,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助推实施健康西青战略。二、工作目标按照“注重强基层、突出保基本、着力建机制”的深化医改工作原则,积极探索城市化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新方式,以服务群众健康为宗旨,确立了“区级做强、街镇级做优、村居级做实”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补足短板,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提高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载体功能和服务能力,为辖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西青建设。三、工作任务(一)“区级做强”——区域医疗中心强化项目推进西青医院二期建设和西青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医疗中心,辐射带动本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接收下级医疗机构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卫生计生技术人员,开展适宜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以及相应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任务。1.西青医院二期建设项目,主要包括:(1)医疗配套用房(消毒供应中心、影像中心、配液中心);(2)学术及配套用房(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党员活动区等);(3)科研及配套用房(图书馆、教学区域、实训基地、实验室等);(4)综合服务用房(食堂、超市、药店、病人家属等候区);(5)动力中心及停车用房(变电室、锅炉房、二次供水、空调机房、安防室、供热转换站、停车场等)。项目建筑面积预计2.565万平方米,总预算约为1.2亿元。2.按照二级中医医院标准规划新建西青区中医医院。(二)“街镇级做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提升项目 1.以街镇为主体,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基本医疗职能和基本公共卫生职能,可以通过突出康复、护理等功能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相应特色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规划配置达到0.8张。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包括:赤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北镇社区卫生服务第二中心。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包括:西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七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辛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王稳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按照学科设置,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内科、外科、影像、妇科、儿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计划生育科、康复理疗及日间病房等相关科室,以满足辖区内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结合学科建设需求,配齐相关设备,设备经费由区财政投入。3.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备标准,配齐医务人员。一是招聘编制内人员。在各中心现有编制的基础上,适度增加编制内人员的招聘数量。二是对编制不足部分可招聘编外人员予以补充。编外人员招聘首选高职称退休专家,其次招聘实用人才。编制外人员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人员经费由区财政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和人员经费由区卫计委统筹分配。各中心按照实际发生需求上报,经过区卫计委考核审批,根据审核结果发放经费补贴。 (三)“村居级做实”——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筑底项目 按照政府主导、创新管理、财政保障、强化考核的思路,采取“六统一”的方式进行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夯实三级服务体系“网底”,突出公益性,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保证“小病不出社区”。1.管理方式(1)统一规划建设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新一轮规划建设。以街镇为主体,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村居现状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网点布局,以服务人口为主进行规划,按0.8—1万人口标准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对村民住宅小区以村委会为单位进行规划,按每村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相邻行政村可共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不再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现有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予以保留,不达标的可以通过改扩建的方式逐步达标。实施小城镇规划建设以及“撤村并居”的地区,要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要求和标准,预留社区卫生服务站位置。对符合“六有六化”要求的农村卫生室优先考虑。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以街镇为主体,建设步骤按规划、建设、验收、交付、运行依次进行。即:以街镇为主体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站规划并建设,区卫计委对规划进行审核;区卫计委、财政局、审计局、西青规划分局等部门对新建站室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交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启动运行和后续管理。建设用地由街镇提供,区财政出资建设,建成后产权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米。设有诊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资料室、卫生间,各室独立,功能分区合理,环境卫生整洁,符合医学服务流程规范及无障碍设计要求。依据标准为社区卫生服务站配齐配强基础设施和医疗、公共卫生、医保设备,主要包括诊查桌、诊查床、诊查椅、候诊椅、药品柜、资料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办公电脑、访视电脑、心电图、血糖仪和冰箱等设备。供电、供水、供暖设施齐全,有夏季降温设施。(2)统一人员调配配齐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置4—6人,最少不少于3人,工作人员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应包含:执业医师(医师或乡村医生)、护士、药房人员(可兼职)、财务人员(可兼职)、机构管理人员(可兼职)。医师和护士必须具有执业资质,并经审批部门注册,获得相关执业许可证。未经注册取得执业许可的人员不得执业。现有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照自愿原则,可优先安排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不具备乡医执业助理医师且年龄在50岁以下人员,应在三年内考取医师资格,否则不允许医疗执业。采取区招、街镇管理、站用的方式,补足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即:区卫计委统一招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管理和执业注册,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新招录人员中,护理专业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他专业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质优先录取,工作后按要求每年完成继续教育,每年进行1个月的脱产学习培训,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享有同等的职称晋升资格。福利待遇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薪资待遇由区财政予以保障,薪水组成包含工资、五险一金和专项保险(医疗责任险和人身意外险)。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包括基础工资和药品零差率补助,绩效工资包含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一般诊疗收入。(3)统一业务管理成立西青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负责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质控考核工作。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指导、管理和质控考核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成立后由各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总后向区卫计委备案,法人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财、物全部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和站内管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医签约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使用基本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级医疗机构;填写有关数据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范围,逐步实现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依托信息技术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根据全市相关政策和统一部署,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保险门诊报销,做到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保险全覆盖。由医保经办机构按照医疗保险基金的有关规定按月划拨给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结算。(4)统一药械购入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的基本药物和医用耗材,由所属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网上集中采购,统一发放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并实施零差率销售。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建立规范的药品和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严禁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和医用耗材。(5)统一财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固定资产为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按固定资产使用周期,每5年根据实际需求更新必要的常规诊疗设备设施,每3年一个周期进行基础设施修缮。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费用、药品和耗材价格全区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财务管理培训和业务监管,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账目及收费情况,杜绝乱收费现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建立财务制度,并在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下做好医疗业务收支记录以及资产登记工作,固定资产账目应向所属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备案,收入全部上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报酬。(6)统一绩效考核西青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要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及本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站绩效考核制度,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围绕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医疗事故发生情况、学习培训情况以及医德医风情况等内容,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工作人员开展绩效考核。可以尝试引进第三方监督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在所在街镇公示,并作为绩效工资发放、人员动态调整、不合格人员退出和财政补助的主要依据。同时,街镇社区卫生服务站还要按照《西青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办法》、《西青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以、《西青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备配置清单》开展工作。2.总体任务和实施计划初步统计,全区需建1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有64个,应再建46个。以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名工作人员统计,需工作人员660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应配备相应的基础设备设施并连接信息化系统。实施计划如下:(1)试点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年底。制定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广泛征求意见,做好相关测算和风险评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制定全区建设规划,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研发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软件,完善医保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审批、保险相关政策规定。以西营门街、李七庄街、张家窝镇、中北镇为试点,对现有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转型,对不达标的进行提升改造,对空白区域启动新建项目。(2)全面推广阶段:2019年全年。试点街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投入使用,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提升、逐步理顺运行机制。总结试点街镇经验,在王稳庄镇、辛口镇、杨柳青镇、精武镇、大寺镇推广,赤龙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随建设随使用,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管理。(3)巩固提高阶段:2020年全年。全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完善人员、财务、药品、业务等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基本完成。3.建设任务和投入西营门街、李七庄街、张家窝镇、中北镇4个试点街镇现有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39个,需新建10个。初步估算,2018年新站建设、人员福利、运行保障等需投入经费5420.5万元。预计3年全区总投入2.71亿元,包含一次性投入5905万元、3年人员工资2.03亿元和运行费用846万元。建设完成后每年投入8250万元,包含人员工资7920万元
天津西青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关于印发《西青区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4-06-03
关于西青区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2024-05-16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4-01-23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4-01-18
关于西青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2023-12-29
2023年精武镇政府工作报告
2023-12-29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