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3日
政策文号:西青政办发〔2019〕2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字号大中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月23日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定位,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对西青区提出的要充分发挥“双重优势”、瞄准高端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围绕西青区委区政府“两城三带三区”的战略部署,切实推动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进一步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在西青区的创新驱动与经济引擎作用,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据国家电子信息“十三五”发展规划、信息产业发展指南等国家、天津市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融合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环境营造为支撑,协同推进四大产业发展,构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关键电子元器件、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产业集群,切实推动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形成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关键电子元器件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效益更为显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质量大幅提升、产业创新活力更加突出,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业规模目标。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对西青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产业集群目标。到2020年,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和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打造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关键电子元器件、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产业集群,成为京津冀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聚集区。——发展质量目标。到2020年,制造企业工艺水平进一步提升,两化融合程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成为制造水平与服务能力国内先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创新活力目标。到2020年,新增5家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应用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新业态不断出现,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在重要科技领域和重大产业领域涌现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科技成果和产业化项目。三、发展重点围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关键电子元器件、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产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引领、重大项目带动、创新资源培育和产业生态支撑,重塑发展新动能。(一)集成电路1.集成电路设计业。瞄准智能硬件、移动通信、物联网、车联网、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等方向,整合区内产业资源,提升设计能力。重点发展面向物联网、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微控制器(MCU)以及汽车电子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芯片、IC卡安全专用芯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特色工艺芯片。2.集成电路制造业。整合巩固优势生产线,加强先进生产线的布局和建设。在巩固8英寸特色晶圆制造产能的基础上,引进12英寸及以上大尺寸特色晶圆生产线建设。加强高介电常数金属闸极(HKMG)、数模混合、微机电系统(MEMS)等多种工艺开发,提升先进生产制造工艺对集成电路设计的服务能力。3.集成电路封测业。以服务环渤海封装测试业为基础,大力发展3D堆叠、芯片级封装(CSP)、晶圆级封装(WLCSP)、硅穿孔技术(TSV)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封装技术和满足西青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产品的测试需求的测试技术,大幅提升封装测试水平,以适应设计与制造工艺节点演进需求。4.集成电路装备和原材料产业。依托区内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支持企业引进先进封装及检测设备、中高端光刻机、硅通孔刻蚀机等装备,配套引进发展中高端光刻胶、高端靶材、配套硅材料(硅单晶、抛光片、外延片、绝缘硅、锗硅)及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蓝宝石和碳化硅等衬底材料。(二)智能终端1.智能手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充分利用北京的研发资源优势和河北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快引进智能终端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巩固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结构件、功能件、声学器件、移动电源、数据线等周边配件的制造能力。鼓励企业提升智能移动终端相关的模具设计能力,增强本地配套能力。2.可穿戴设备。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为重点,以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微型化供能、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为技术突破口,积极提升企业设计研发与品牌营销能力,促进企业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向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原始品牌制造商(OBM)转型升级。3.智能家居。面向公众对家居安全性、舒适性、功能多样性等需求,引导企业生产智能养老、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儿童看护、家庭安防、水电气智能计量、家庭空气净化、家电智能控制等产品,推动完善智慧家庭产业链,引导产业向“产品+服务”转型升级。(三)关键电子元器件1.物联网元器件。面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物流等领域发展需求,以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为发展导向,积极发展工业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元器件,鼓励企业开发联网终端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推进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向融合化、创新化、生态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2.汽车电子元器件。依托区内汽车产业资源,针对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特殊工况需求,试点研发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智能电源控制系统、智能电机控制系统等电子元件;针对新一代电子整机发展需求,促进微机电系统(MEMS)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电阻、传感器等新型片式化、小型化、集成化等高端电子元件。3.电力电子元器件。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发中小功率硅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超快恢复二极管(FRD)工艺器件,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不断提高产能水平,推动消费类领域的广泛应用。(四)软件与信息服务1.互联网+制造服务。引导区内制造企业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进程,优先在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大力发展网络协同研发设计,发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制造业价值链。2.信息安全。以关键基础安全产品、新兴领域安全技术的研发创新及产业化为核心,鼓励企业优先构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支撑西青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发展硬件防火墙、安全网关、高性能网络隔离与交换系统等软硬件产品。3.公共信息服务。加快构建宽带网络、信息传输、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与数字内容服务等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益民服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广播电视、智慧社区等领域)、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等方面的应用服务。采用政府市场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健康医疗、文化教育、交通旅游、社会保障、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和便民应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效能。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主管区长担任组长的电子信息产业行动计划推进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行动计划实施。举办产业发展研讨会,对重点项目调度、关键企业动向、产业政策调整等关键问题进行会商。2.明确责任分工。明确行动计划实施责任,强化责任分工,细化分解主要行动,责任到人,完成行动计划重点环节。相关部门应该在强化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政策等方面的职责基础之上,采取创新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切实发挥到规划的导向作用。3.强化跟踪监测。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运行动态监测。加强对重点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走访调研,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探讨未来产业扶持政策方向,建立对重点电子信息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二)政策保障1.推动既有政策集成运用。归集现有产业支持政策,合并相近政策,成立跨部门、专业化的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团队,推动政策落地实施。2.形成外埠政策跟进机制。通过兄弟区互访、外派人员学习、智库机构宣讲、民主党派交流等形式,及时跟进周边地区,尤其是北京等地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政策、引导办法与创新举措,及时跟进政策趋势。3.强调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建立政策实施效果搜集和评估体系,通过对实施效果信息进行实时跟踪分析,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根据实施效果随时对政策重点进行变更,以最大效果的保证政策作用的发挥。(三)引导作用1.发挥引导基金作用。用好中芯海河赛达产业投资基金和天津宜科天创智能制造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区内银行优化服务、创新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利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为企业提供优质融资担保服务。鼓励各类天使、创投、股权和并购基金支持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四)人才保障1.高端人才引进。对接国家的高层次人才计划,注重中外合作、省部合作和校企合作,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其创业团队,在工作、就业、生活、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解决其后顾之忧。对有助于带动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解决阻碍发展难题的急需紧缺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施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2.职工队伍建设。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等办法,统筹各类人才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持续涌现的发展环境。构建职工技能形成体系和发展制度,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政策支撑,为西青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3.教育培训支持。激发社会活力,引入第三方教育机构,政府引导培训课目面向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金融、法务、会计等问题,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探索“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
天津西青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关于印发《西青区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4-06-03
关于西青区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2024-05-16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4-01-23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4-01-18
关于西青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政策解读
2023-12-29
2023年精武镇政府工作报告
2023-12-29
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