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地方志事业发展三年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7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地方志事业发展三年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字号大中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西青区地方志事业发展三年规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9月5日西青区地方志事业发展三年规划(2018—2020年) 为推动西青区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天津市地方志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多年来,在西青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西青区地方志事业迅速发展,为全面展示西青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参考。西青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主任的编修委员会,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基本形成把地方志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任务,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以下统称“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西青区志》首轮编修工作已经完成,二轮编写已进入初稿总纂阶段。《西青年鉴》从1997年­至2017年连续内部出版21年,2018年将实现公开出版发行。2017年3月启动“村村建档修志工程”,全区所有行政村将每村编纂一部村志。《王兰庄村志》《凌庄子村志》入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杨柳青镇志》《精武镇志》《王顶堤村志》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全区有8个街镇已完成志书首轮编写,并公开出版发行。西青区档案方志馆新馆已启动建设。总的来看,西青区地方志事业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但是还存在着制约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西青区志》第二轮编修启动较晚、进度较慢,部分承编单位重视不够,对承编修志职能不明确,保障措施不到位;《西青年鉴》尚未实现公开出版;区地方志工作机构人员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方志馆建设及信息化开发应用、理论研究、期刊工作滞后;读志用志为现实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方志文化的独特作用有待彰显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西青区地方志事业发展,必须通过科学发展和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一纳入、八到位”的总要求,贯彻执行《天津市地方志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推进西青区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西青提供决策参考和信息服务。(二)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通过编修和开发利用地方史志成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新西青提供有力支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2.坚持依法治志。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依法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职责,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依法履行相关职责和义务的良好态势。3.坚持科学发展。以修志编鉴为主业,加强方志馆和信息化建设,统筹旧志整理、理论研究、期刊、开发利用等工作,实现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4.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经验,正确把握发展规律,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为社会提供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5.坚持质量第一。始终把存真求实和精品意识贯穿于志鉴编纂出版工作全过程,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进度关,编纂出版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时代特色和西青特色的优秀史志成果。6.坚持修志为用。发挥史志资源优势,加快成果转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用志领域,全面提升开发利用水平,为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读志用志水平,逐步形成修用结合的良性互动局面。三、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底,实现区志、街镇志、村志三级志书全覆盖,街镇志、村志无盲点。完成《西青区志(1979—2010年)》编修任务,并出版发行。《西青年鉴》实现公开出版,一年一鉴。完成西青区档案方志馆建设并投入使用,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志书、年鉴电子化查询。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修志编鉴、地方史编著、理论研究、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六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二)主要任务1.推进法治建设。认真宣传《地方志工作条例》《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抓好贯彻落实。2.完成《西青区志(1979—2010年)》编修任务。3.准备三轮志书编修和地方史编著工作。到2020年,建立和完善志书资料收(征)集、保存、管理制度,实行志书资料年报制度。按照天津市启动地方史编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将地方史编著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启动地方史编著工作。4.做好年鉴编纂工作。确保《西青年鉴》按年度公开出版,提升年鉴质量,力争参加相关评选活动。5.加强方志馆建设。2019年底完成西青区档案方志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展数字方志馆建设,力争2020年实现志书、年鉴数字化,提高资料管理利用水平。6.做好街镇志、村志编写指导推动。完成街镇志编修出版全覆盖。指导并推动“村村建档修志工程”,实现全区村志编修全覆盖,2020年底全部完成编修出版。推动有条件的镇、村申报中国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和中国影像志工程,至2020年底累计达到7至10个。7.提高地方志工作宣传力度。在西青区有关政府网站开通地方志专栏,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开门修志和走出去思维,加强与其他单位和地区合作交流,不断提高我区地方志工作影响力和水平。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全面落实“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区地方志办公室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强化指导和督促检查,有效履行职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纠正、查处执行不力和违法行为。(三)加强队伍保证。建立健全地方志人才培养、引进、交流的有效机制,加大人才教育和培训力度,实现修志编鉴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常态化。发掘和培养地方志专家学者,发挥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志书评审、人员培训、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国家和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有关规定申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建立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四)加强舆论宣传。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地方志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新成绩、新贡献,深挖地方志资源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不断提升地方志工作影响力。全区各街镇、机关事业单位、驻区单位要按照本规划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强对地方志工作领导,加大人员和资金保障力度,不断提高地方志工作水平,确保全区地方志事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西青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本规划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