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区产业园区

天津河北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河北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审计结果公告】关于河北区2022年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

政策
发布部门:天津市河北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1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材料 关于河北区2022年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 河北区审计局局长 王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请予审议。一、2022年区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的基本情况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河北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实现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新成就。——落实留抵退税政策,助力稳定经济大盘。积极落实留抵退税等各项惠企政策,出台《天津市河北区落实留抵退税政策资金保障工作方案》,落实减免房租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制定印发《天津市河北区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通知》,硬化预算刚性约束,2022年“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分别压减57.1%和48.28%。全力调度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15743万元,同比增长1%。——保障重点支出,切实改善民生。通过动支预备费、利用转移支付资金等方式,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保障核酸筛查工作顺利、隔离场所有效运行,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保障困难群众基本需求,落实惠民补贴政策,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支持智慧平安社区、中关村智能智造通广科创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保障创文经费投入,推动文明城区建设,打响河北区城市品牌。——深化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继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将全区215家预算单位纳入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坚持绩效目标与预算同审核同批复。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摸底统计,研究起草《河北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北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不动产管理暂行办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实现国有不动产保值增值。出台《河北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加强财务人员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一)区级预算收支情况2022年区本级一般公共收入215743万元,加上市转移支付收入260256万元,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7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7249万元,调入资金568万元,一般预算总收入521316万元。一般预算总支出472726万元。收支结余48590万元。市转移支付政府性基金收入92041万元,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76900万元,置换和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4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7758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320699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66760万元,其中本级预算支出10676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0000万元,收支结余15393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2709万元,其中市级补助收入24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46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总支出1985万元,本级支出1417万元,调出资金568万元。收支结余724万元。(二)区级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通过了对新增政府债务的调整,2022年新增一般债7500万元,专项债76900万元。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对年初预算的调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年初的232000万元调整为214000万元,支出预算由年初的517000万元调整为450000万元,支出中125000万元左右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政府性基金总收入由年初139000万元调整为321000万元,支出预算由年初139000万元调整为167000万元。区级决算草案与区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执行情况相比,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加3694万元,支出无变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支,与预算执行情况相比无变化。(三)区级政府债务收支情况 2022年政府债务年末余额1354300万元,当年新增债务84400万元,其中一般债7500万元,主要用于平安河北建设、垃圾分类和学位资源配套建设等项目;专项债76900万元,主要用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智能科技园区设施提升、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程等项目。二、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一)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2022年区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保障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1.预算执行和调整方面未动态调整项目库。因更换财务软件等原因,2021年结转至2022年的297个项目,区财政部门未纳入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经延伸审计,2022年结转至2023年项目已纳入项目库管理,该问题已审中整改。2.政府债务方面(1)“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发行专项债券25000万元,截止2023年5月,第一医院支出3156.64万元,支出进度12.6%,支付进度较慢,存在无法按期竣工投入使用的风险。(2)“京津冀协同发展智能科技园区设施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成本的测算不准确,在实际预期收益与融资平衡方面存在一定风险。3.绩效管理方面2022年河北区50家预算部门共开展847个预算项目,涉及金额235339.66万元,对10个新增重大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2021年度11个单位重点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评价、5家一级预算单位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组织教育局和卫健委率先开展部门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1)区财政部门未选取部分二级预算单位,指导试点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填报工作,未在组织日常绩效监控的基础上,选取部分重点项目开展延伸监控。(2)区教育和卫生系统未充分选取重大政策和项目进行部门评价。(3)绩效目标设置方面。区城管委未对跨年度项目编制绩效目标并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区卫健委等5个单位个别项目存在绩效目标设置不规范、不细化、不全面,数量指标不准确、与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不一致、年度总体绩效目标与主要任务不匹配等问题。(4)绩效监控方面。第十四中学等5个单位未开展绩效监控、未及时纠正绩效监控中所发现问题、监控表填报支出与项目进度不匹配、绩效监控表填报内容与签订合同不符等问题。(5)绩效自评方面。区残疾人劳服所自评结果不准确、区医保局自评时效指标未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4.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面2021年预算执行审计查出的50个问题,48个问题已整改,2个问题不断完善、逐步推动,取得一定成效。另外,根据审计意见,区财政局积极推动整改,于2022年12月制定了《河北区政府非税收入收入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在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利用联网数据对全区200家一、二级预算单位进行联网全覆盖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1.收支管理方面(1)个别单位非税收入未上缴国库,涉及金额418.6万元。(2)部分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涉及金额309.95万元。2.国有资产管理方面(1)资产核算不规范。第二实验小学等3个单位已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未及时转固,涉及金额19500.99万元;第一医院等14个单位购入办公软件等未纳入资产管理核算,涉及金额27.15万元。(2)资产管理不规范。部分单位账实不符、未纳入资产管理系统。第一医院库存物品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供热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实不符50万元。区科技局购买书柜、办公桌等未执行政府采购,涉及金额0.35万元,下属单位整合、撤销后,资产全部并入科创中心,未向财政部门申请办理核准手续。区金融局将固定资产调拨合并至区政府办前,未进行清查盘点。(3)未按照“河北区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区住建委等13个单位超数量上限配置台式计算机725台。3.资金和银行账户管理方面(1)存量资金未及时上缴国库。第二中学等5个单位存量资金192.34万元未及时上缴国库。各单位积极审中整改,已全部缴库。(2)违规从零余额向实有资金账户划拨资金。区卫健委等3个单位违规将公用经费等从零余额账户划入实有资金账户,涉及金额35.12万元。(3)资金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原区房地产管理局与小关房管站委托的经办人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将补偿款打入个人银行账户;王串场街发放冬季清洁取暖补贴,现金留存在社区工作人员手中;区供热公司下属单位间使用现金进行往来核算10.77万元,未按规定进行转账核算;第一医院部分银行存款账户未记账,备用金以现金形式存在收费员个人手中,往来款未按照债权债务关系设置明细科目。4.内控管理方面(1)内控制度不健全。一是“三重一大”制度不健全。区科技局未及时修订“三重一大”制度;区住建委等3个单位未将合法性审查列入本单位“三重一大”制度;供热公司未明确党总支、董事会、经理办公会等大额资金额度使用标准,存在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权责边界不明的情况,制度修订未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内环公司纳入集体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存在漏项,改制后未根据实际对制度进行修订。二是内控制度不完善。区金融局未建立预算、合同及加班就餐等内部管理制度;内环公司改制后,原有财务报销制度与现行法人治理体系不符,未及时进行修订。(2)内控制度执行不规范。一是“三重一大”执行不严格。第一医院等4个单位个别大额资金支出未履行集体决策程序,区房产服务中心存在先支出后上会研究等情况。第二中学部分会议记录仅有各部门提出事项和金额,未体现集体讨论和决策过程,未严格执行“一把手”末位发言,会议记录不规范。二是第一医院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科未按规定要求记账、资产管理部门未按规定要求对资产进行盘点、审计科未对相关财务核算进行监督、总务科未对工程项目等环节进行审核把关。(3)合同制定及履行不规范,存在风险隐患。区统计局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和金额付款,提前支付15.92万元。疾控中心、供热公司合同管理不规范,存在合同要素设置不完整、签订时间滞后、未对合同履行情况登记核对、先施工后订立合同等情况。 (4)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区生态环境局派车申请表和派车单填报要素不全,审批手续不规范,行驶里程与实际不符。王串场街道办事处执法队租用2辆车用于执法巡查工作,未报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审批。内环公司2辆公务用车、排水所1辆抵债车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核算,涉及金额88.48万元。 5.财务管理方面(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区生态环境局未及时记账,记账凭证早于原始凭证日期。第一医院存在多借多贷、账务处理错误、会计核算未坚持一致性原则、提取个人会费未按照人员工资变动同步进行调整等情况。(2)会计核算不规范。区科技局部分支出原始凭证不完整不规范,涉及金额10.74万元,混合列支食堂费用,未按单位分摊核算。国动办2个项目在“业务活动费”中列支相关费用,未按要求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五十七中学个别专项经费长期挂账,使用效益不高,涉及金额50万元。区金融局专项经费使用不合规,在项目支出中列支日常办公费、职工餐费等支出10.37万元。区文物管理所公款支付1名职工个人养老保险,涉及金额0.23万元(已审中整改)。光复道街道办事处等4个单位生育津贴在往来款挂账,未按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涉及金额25.48万元。(3)部分支出报销审核不严格。第一医院、区公共信用中心交通费、发展改革委加班餐费报销不规范、审核不严格,涉及金额0.1万元。区委老干部局发放慰问费、安抚费和慰问品等未履行签字手续,涉及金额11.49万元。区金融局支部活动、加班值班餐费报销,原始凭证不完整,涉及金额0.22万元。五十七中学超标准支付劳动保护费用0.99万元。第二中学存在“三八”妇女节为男职工发放奖品1.1万元、工会活动方案不完善,未明确奖励的等次和奖励标准等情况。部分经济支出入账票据不合规,区科技局等7个单位支付工程款、检测费等未取得正式发票,以收据、自制凭证入账,涉及金额346.33万元。(4)财务人员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区统计局会计岗位长期空缺,第二中学、区发展改革委财务人员未定期轮岗,第一医院等2个单位财务人员变动未履行交接手续。6.民生资金审计情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兜牢民生底线,2022年重点延伸审计了区民政局、区退役军人局、区残疾人劳服所及月牙河街等单位,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等11项补贴,向相关单位推送疑点697条,发现问题如下:(1)应享未享残疾人两项补贴。月牙河街道办事处2人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条件,但未享受该补贴。经审计建议后,已审中整改,为上述两人办理补贴。(2)救助对象死亡后未及时停发补贴。区民政局、区残疾人劳服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存在残疾人或优抚对象死亡后未及时停发生活、护理补贴、居家托养补贴和价格补助等,涉及42人1.24万元。经审计建议,前述补贴已全部追缴收回。(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1.中央直达资金政策措施审计情况。2022年直达资金预算数71609.46万元,支出68749.70万元,支出进度96%,共延伸审计16个一二级预算单位,发现直达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项目绩效管理不严格、资产管理和票据管理不规范等10个问题,涉及10个单位,问题金额450.61万元,提出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资产和票据管理使用、加强资金绩效管理等审计建议。2.河北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对我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选取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等6家重点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相关单位能够按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要求,加快响应、广泛宣传、全力攻坚,服务企业纾困解难,投资消费提质升级,税费租金减免成效明显,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审计发现个别小区存在转供电不合理加价等问题。(四)其他重要事项审计情况1.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盘活情况审计。按照市区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对闲置低效资产清查结果和盘活情况进行审计。抽审一级预算单位11家,并延伸审计14家二级预算单位,发现漏报、错报房产及货币类资产、房屋未入账等问题,对区财政局及各相关单位提出加大工作指导、明确填报要求、及时补报更正等审计建议。2.区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重点关注了大气、水环境等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及重点指标的完成情况,审计发现未完成空气优良天数指标考核任务、未编制本单位“十四五”规划、未按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职责分工制定落实方案、废水检查工作不到位、环保专职网格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3.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审计。按照审计署、市审计局工作安排,对河北区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对区委办等7个单位开展了延伸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河北区强化组织领导,抓好前期调研摸底,党政机关和重要行业领域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同时也发现在资金使用绩效、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及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相关单位提出提高信息系统使用率、按规定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完成保护等级定级工作等审计建议。三、审计建议(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加强预决算公开工作,提升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严格控制新增财政对外借款,规范对外借款审批程序,确保对外借款资金安全。加强项目库管理,健全项目预算审核机制,纳入项目库项目实行全周期滚动管理。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强化决策风险防控,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配合审计机关做好全流程审计监督。(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将事前评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信息公开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全过程预算管理机制。着力推动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融合,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核,加强督办,将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相结合,向资金要绩效,以监督促管理。主管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分析研判,有针对性的选择重大项目进行部门评价;各预算单位要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三)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各预算单位加强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将内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规加强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不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加强合同规范性管理,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建立健全合同风险防范制度。以财经纪律“八个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为抓手,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加强对会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认真执行直达资金政策规定,制定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直达资金使用程序和用途,确保中央、市、区直达资金惠企利民、助企纾困。(四)加强部门贯通协作,以审后整改为落脚点,健全联动机制。将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和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一体推进,以重点问题深入整改引领带动全面整改。通过信息沟通、意见征求、联合会商等方式,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贯通协作,有效形成整改合力,督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压实整改责任,增强整改质效。运用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约谈问责等机制,一体推动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高质量审计服务河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