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深化审批协同 天津推动“一地许可三地经营”落地

京津冀经济圈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京津冀三地在天津共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协同发展,通过建立跨区域协同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实现许可结果互认等举措,深化“一地许可三地经营”模式,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和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协同机制筑牢改革基础。三地围绕“十个协同、十项推进”框架,已建立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协调联动、日常工作对接及信息沟通三项核心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聚焦跨区域重大改革事项统筹推进,日常工作对接机制确保具体任务落地见效,信息沟通机制实现政策动态与改革进展实时共享,形成覆盖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的跨区域协同体系。
二、权责清单优化释放市场活力。三地加大权责清单编制协调力度,共同梳理并取消一批涉及市场准入、投资经营等领域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权限。通过统一权力事项界定标准,减少重复审批和交叉管理,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主体活力的“加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动力。
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京津冀省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平台在交易规则、服务标准、信息发布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通过技术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三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实时互通,企业可跨区域参与招标投标等活动,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四、信用监管构建区域共治格局。搭建京津冀三地行政执法监督网络系统和信用信息平台,将企业违法失信信息纳入统一管理数据库。实施“一地违法失信,各地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核、项目审批等环节对失信主体进行限制,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约束,维护区域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审批服务一体化提升便利度。制定京津冀协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明确跨区域中介服务事项的范围和标准,实现许可结果跨区域互认,企业凭一地许可即可在三地开展经营活动。同时,统一三地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简化办事流程,让企业跨区域办事更便捷高效。
六、产业协同与项目审批高效衔接。加强三地产业发展规划衔接,聚焦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推进融合发展。优化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流程,建立跨区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现项目备案、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环节的协同办理,推动产业项目在三地间合理布局、快速落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七、“互联网+政务服务”支撑协同高效。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进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行政审批服务整体联动。借助京津冀行政审批服务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权力事项在线运行、审批流程全程公开,企业可通过平台提交申请、查询进度,构建起互动互惠互利的跨区域行政审批服务协同机制,为“一地许可三地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