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绿色金融论坛聚焦京津冀生态协同与产业升级
金融业
京津冀经济圈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第二届天津绿色金融论坛近日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围绕绿色金融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作为区域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绿色金融将通过创新机制引导资本流向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等领域,推动三地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论坛提出量化评估、数字技术应用等解决方案,为破解京津冀资源环境约束提供新思路。
一、绿色金融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引擎
京津冀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过大等挑战,亟需通过金融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论坛指出,绿色债券、碳金融等工具可精准支持区域交通一体化、生态修复等项目。有研究显示,近三年京津冀绿色信贷规模年均增长超两成,重点投向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二、构建量化体系破解绿色识别难题
针对绿色项目识别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与会机构正加快编制区域性绿色指数。通过建立碳排放核算、环境效益评估等指标体系,使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可追溯可验证。部分地区已试点将绿色评级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引导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价。
三、数字技术赋能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移动支付平台通过碳账户等创新产品,已带动超千万用户参与节能减排。典型案例显示,某数字植树项目累计减少碳排放相当于新建3万公顷森林。区块链技术也在绿色供应链金融中得到应用,实现全链条碳足迹追踪。
四、产融结合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论坛强调需建立"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目前京津冀已形成风电、氢能等绿色产业集群。有数据显示,区域内绿色科技企业获得风险投资金额连续两年增速超30%,部分龙头企业通过绿色IPO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政策协同优化区域金融生态
三地正联合制定绿色金融发展实施细则,包括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建立跨区域补偿机制等。专家建议探索建立京津冀绿色项目库,通过财政贴息、风险分担等方式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度,力争五年内使绿色融资占区域融资总量比重提升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