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赋能设施农业节本增效
生物科技产业
农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天津市设施农业领域传来喜讯,《设施农业废弃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项目通过专家验收。该技术通过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实现每亩温室大棚蔬菜节本增效3000元以上,在清洁环境、变废为宝的同时,为天津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及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作为一项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在温室大棚内构建秸秆降解系统,利用微生物转化作用将秸秆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及有机养分。该技术2011年开始在天津推广示范,经过多年实践验证,其技术路径成熟可靠,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二、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科学配置秸秆与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反应堆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提升有助于作物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从源头上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三、从经济效益看,该技术实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每亩温室大棚可减少化肥投入成本约30%,农药使用量降低20%以上,同时蔬菜产量平均提升15%-20%,优质果率提高10个百分点。综合测算,节本与增效双重作用下,每亩年增收节支达3000元以上,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四、在生态效益方面,技术推广有效解决了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每年可消纳大量农业废弃物,推动形成"秸秆-反应堆-作物-秸秆"的循环农业模式。天津作为农业大市,60万亩设施农业若全面应用该技术,每年可减少秸秆焚烧排放,助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五、项目验收通过标志着该技术具备大面积推广条件。天津将依托现有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完善配套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应用范围。此举不仅有利于提升设施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将为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区域农业竞争力。
六、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推动天津设施农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鼓励更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该技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七、技术应用过程中,天津农业部门将建立长效监测机制,跟踪评估技术应用效果,及时解决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持续优化技术参数,提升技术适配性和应用效率,确保技术成果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
八、该技术的成功示范为全国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天津将以此为契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壮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推动更多先进适用技术落地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