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文化产业联盟成立 激活三地文旅科创合作新动能
文化产业
科技创新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期间,京津冀文化产业企业联盟正式成立。作为贯彻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联盟将聚焦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与跨区域合作机制构建,通过优化合作环境、创新融合模式、拓宽市场渠道,为区域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搭建高效平台,推动三地文化产业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协同发展。
一、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优化跨区域合作生态
联盟成立后,将以破除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流动为核心,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通过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三地文化产业合作中的政策衔接、资源配置等问题,推动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同时,搭建文化产业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北京的科技研发资源、天津的文创设计能力、河北的特色文旅资源,实现企业、园区、项目信息实时互通。例如,北京的数字文化技术企业可通过平台对接河北的非遗工坊,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天津的动漫游戏企业能与北京的高校科研团队合作,提升内容创作的科技含量,形成“研发在北京、转化在天津、落地在河北”的产业协作链条。
二、深化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合作共赢模式
联盟将重点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探索跨界合作新路径。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依托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载体,支持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内容创作、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应用,培育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在文旅融合领域,整合三地优质文旅资源,串联北京中轴线、天津五大道、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文化地标,设计“京津冀文化探访”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意的文旅产品。在文化金融方面,联盟将联合三地金融机构设立文化产业合作基金,推出版权质押融资、文创保险等特色金融产品,为中小微文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破解产业发展资金瓶颈。
三、拓宽市场合作渠道,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
为提升京津冀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联盟将着力拓宽市场合作渠道,推动三地企业、园区、项目抱团发展。一方面,组织成员单位联合参加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要展会,统一打造“京津冀文化”品牌形象,集体开拓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依托三地特色文化资源,规划实施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北京聚焦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打造国家级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天津发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建设国际动漫游戏产业交流中心;河北立足长城、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发展非遗旅游、研学体验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核引领、双城联动、多点支撑”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联盟将把培育中小微文创企业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对接、能力提升等举措,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建立中小微文创企业服务中心,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推动文创园区标准化建设,支持北京798艺术区、天津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河北秦皇岛北戴河艺术村落等园区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同时,加强三地文化产业人才合作,建立跨区域人才库,组织创作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交流培训,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进入组织化、制度化推进的新阶段。未来,随着各项合作举措落地实施,三地将进一步释放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共建共享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助力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京津冀特色文化产业带,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