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网络升级 发改委前9月审批1.8万亿投资
京津冀经济圈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9月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达1.8万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占比过半。这批投资聚焦关键领域,通过优化项目结构强化招商引资实效,为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一、投资规模与结构特点
此次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覆盖交通、农村水利、高技术与信息化、能源、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呈现“重点突出、多点发力”的特点。从投资占比看,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成为核心抓手,投资规模占总量五成以上;农村水利与能源领域紧随其后,合计占比超三成;高技术与信息化、社会事业领域则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形成互补支撑的投资格局。
二、交通基建:互联互通的核心支撑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投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关键工程,强化城市群与都市圈互联互通。其中,高铁新线建设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推动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衔接;高速公路项目以中西部地区补短板为主,完善出省通道与县域路网;港口航道工程则围绕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提升内河航运与沿海港口集疏运效率。这批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缩短区域时空距离,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
三、农村水利: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农村水利项目着力补齐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短板。在农田水利方面,重点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覆盖河南、安徽、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提升灌溉保障能力;在防洪减灾领域,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保障沿江沿湖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农村供水工程上,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解决部分偏远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水利支撑。
四、高技术与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聚焦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投资方向涵盖5G基站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领域。这些项目通过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偏远地区提供更优质的数字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五、能源项目:构建清洁低碳体系
能源项目以清洁能源开发与能源基础设施升级为重点。在电力领域,推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配套建设跨区域输电通道,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在油气领域,优化油气管道网络布局,加强储备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在煤炭领域,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六、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社会事业项目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补短板。教育设施方面,支持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升级,改善办学条件;医疗领域,加强县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养老服务设施则重点面向农村和社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七、政策导向与实施保障
为确保投资项目落地见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简化审批流程,加强要素保障。在资金方面,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在用地方面,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在监管方面,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投资精准高效发力。
此次1.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批核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举措,既立足当前稳增长,又着眼长远调结构。随着项目逐步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投资规模与结构特点
此次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覆盖交通、农村水利、高技术与信息化、能源、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呈现“重点突出、多点发力”的特点。从投资占比看,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成为核心抓手,投资规模占总量五成以上;农村水利与能源领域紧随其后,合计占比超三成;高技术与信息化、社会事业领域则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形成互补支撑的投资格局。
二、交通基建:互联互通的核心支撑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投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关键工程,强化城市群与都市圈互联互通。其中,高铁新线建设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推动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衔接;高速公路项目以中西部地区补短板为主,完善出省通道与县域路网;港口航道工程则围绕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提升内河航运与沿海港口集疏运效率。这批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缩短区域时空距离,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
三、农村水利: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农村水利项目着力补齐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短板。在农田水利方面,重点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覆盖河南、安徽、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提升灌溉保障能力;在防洪减灾领域,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保障沿江沿湖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农村供水工程上,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解决部分偏远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水利支撑。
四、高技术与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聚焦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投资方向涵盖5G基站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领域。这些项目通过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偏远地区提供更优质的数字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五、能源项目:构建清洁低碳体系
能源项目以清洁能源开发与能源基础设施升级为重点。在电力领域,推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配套建设跨区域输电通道,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在油气领域,优化油气管道网络布局,加强储备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在煤炭领域,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六、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社会事业项目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补短板。教育设施方面,支持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升级,改善办学条件;医疗领域,加强县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养老服务设施则重点面向农村和社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七、政策导向与实施保障
为确保投资项目落地见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简化审批流程,加强要素保障。在资金方面,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在用地方面,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在监管方面,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投资精准高效发力。
此次1.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批核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举措,既立足当前稳增长,又着眼长远调结构。随着项目逐步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市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升级与民生服务优化工程
2025-09-09
天津市体育专业招考严谨开展 产业环境持续优化
2025-09-09
天津市天文学会揭示火星合月奇观助地方经济发展
2025-09-09
天津市微电子工业区为三星通信定向扩建工程完工
2025-09-09
天津首季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京冀投资占比超四成
2025-09-09
天津首批保鲜蔬菜通过香港最严检测助力招商引资
2025-09-09
天津水上公园立体花卉展打造城市春日景观新地标
2025-09-09
天津塘沽火车站第三步改造竣工服务京津城际延伸
2025-09-09
天津天交所体育产业板扩容助力区域招商引资发展
2025-09-09
天津统计局与工信委座谈共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9-09
天津推动老字号创新升级 五项举措助力品牌复兴
2025-09-09
天津未来科技城河道及路口景观提升工程基本完工
2025-09-09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